1. 首页 > 体育播报

敦刻尔克对特鲁瓦比分预测-敦刻尔vs特鲁瓦

法国杯比赛赛程

敦刻尔克对特鲁瓦比分预测-敦刻尔vs特鲁瓦

2022-2023赛季法国杯赛程表

1/32决赛 ? ?

日期 时间 主队 比分 客队 报道

2023-01-07 01:00 斯特拉斯堡 0-0(点球4-5) 昂热 ?

2023-01-07 01:00 波城 2-1 蒙彼利埃 ?

2023-01-07 01:00 巴黎FC 3-1 瓦朗谢讷 ?

2023-01-07 01:00 格勒诺布尔 1-0 尼姆 ?

2023-01-07 04:00 沙特鲁 1-3 巴黎圣日耳曼 ?

2023-01-07 20:00 格拉斯 1-0 坦庞尼兹 ?

2023-01-07 20:00 埃夫勒 1-1(点球3-4) 巴斯蒂亚 ?

2023-01-07 22:30 斯特拉斯堡柯尼希霍芬 0-0(点球4-3) 克莱蒙 ?

2023-01-07 22:30 里昂 2-1 梅茨 ?

2023-01-07 22:30 莱纳斯蒙特利赫里 0-2 朗斯 ?

2023-01-07 22:30 赫雅斯 0-2 马赛 ?

2023-01-07 22:30 阿夫朗什 0-2 布雷斯特 ?

2023-01-08 01:00 维罗瓦 0-2 南特 ?

2023-01-08 01:00 维勒吕普希尔 1-6 昂纳西 ?

2023-01-08 01:00 塔翁 0-0(点球4-2) 亚眠 ?

2023-01-08 01:00 普拉本内克 2-0 万纳 ?

2023-01-08 01:00 摩纳哥 2-2(4-5) 罗德兹 ?

2023-01-08 01:00 勒皮 1-0 尼斯 ?

2023-01-08 01:00 格兰维尔 0-3 尼奥特 ?

2023-01-08 03:45 波尔多 1-2 雷恩 ?

2023-01-08 22:30 隆堡列治 0-7 兰斯 ?

2023-01-08 22:30 朱拉苏德 1-2 阿雅克肖 ?

2023-01-08 22:30 查泰尼尔拉雷 0-6 洛里昂 ?

2023-01-08 22:30 夏马列尔 0-0(6-5) 布尔日18 ?

2023-01-08 22:30 ASM贝尔福 3-1 圣昆丁 ?

2023-01-09 01:00 蓬蒂维恩 1-4 勒斯赫比尔斯 ?

2023-01-09 01:00 拉尼昂 1-7 图卢兹 ?

2023-01-09 01:00 敦刻尔克 2-2(点球4-5) 欧赛尔 ?

2023-01-09 01:00 阿文 1-2 威尔森 ?

2023-01-09 01:00 欧巴涅 1-3 尚贝里 ?

2023-01-09 03:45 里尔 2-0 特鲁瓦 ?

2023-01-15 01:00 卡塞尔 1-1(点球5-4) 瓦斯克哈尔 ?

1/16决赛

日期 时间 主队 比分 客队 报道

2023-01-21 04:10 马赛 1-0 雷恩 ?

2023-01-21 22:30 尚贝里 0-3 里昂 ?

2023-01-22 01:00 巴斯蒂亚 1-2 洛里昂 ?

2023-01-22 01:00 夏马列尔 0-4 巴黎FC ?

2023-01-22 01:00 格拉斯 0-0(点球4-5) 罗德兹 ?

2023-01-22 01:00 勒斯赫比尔斯 0-3 兰斯 ?

2023-01-22 01:00 普拉本内克 0-1 格勒诺布尔 ?

2023-01-22 01:00 图卢兹 2-0 阿雅克肖 ?

2023-01-22 03:45 斯特拉斯堡柯尼希霍芬 0-1 昂热 ?

2023-01-23 01:30 ASM贝尔福 1-1(点球3-4) 昂纳西 ?

2023-01-23 01:30 勒皮 0-0(点球3-5) 威尔森 ?

2023-01-23 01:30 里尔 2-0 波城 ?

2023-01-23 01:30 尼奥特 0-4 欧塞尔 ?

2023-01-23 01:30 塔翁 0-0(点球2-4) 南特 ?

2023-01-23 04:00 布雷斯特 1-3 朗斯 ?

2023-01-23 03:45 卡塞尔 0-7 巴黎圣日耳曼 战报

1/8决赛(16强) ? ?

日期 时间 主队 比分 客队 报道

2023-02-09 01:15 威尔宗 vs 格勒诺布 ?

01:15 图卢兹 vs 兰斯 ?

01:15 欧塞尔 vs 罗德兹 ?

01:15 巴黎FC vs 昂纳西 ?

01:15 里昂 vs 里尔

01:15 昂热 vs 南特 ?

04:10 马赛 vs 巴黎圣日耳曼 ?

2023-02-10 04:00 洛里昂 vs 朗斯

法国杯赛制介绍

法国杯共分14轮进行,第一轮至第八轮乙级联赛及低级别球队参加,甲级联赛球队从六十四强开始参加;赛事均采取一场决胜负的淘汰制,倘若90分钟打平进行加时赛,加时赛打平则以互射点球分胜负;决赛于中立场进行,90分钟打平进行加时直至点球决出冠军。

法国杯每年举行一次,穿插于该赛季的间隙里比赛。和其他国家的杯赛一样,法国杯也是爆冷的温床,曾有多支低级联赛的球队打进过决赛。以2009年为例,冠军就是来自法乙的甘冈。冷门迭起的原因不但是各球队的重视程度不同,而且赛制也为爆冷提供了条件。因为比赛单场淘汰,因此抽签决定双方主客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法国杯

英法 英德关系史

1 英法

1337—1453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夺回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国的其它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的争夺,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佛兰德形式上是处于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并且与英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英国的羊毛是佛兰德毛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武装(见骑士军)组成。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

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和基思。在斯吕斯海战(1340)中,英军重创法军,夺得制海权。经过1346年8月的克雷西会战,英军又取得了陆上优势,并在长达11个月的围攻之后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此后,两国休战将近十年(1347—1355)。接着英国又发动进攻,占领了法国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战役(1356)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的横征暴敛和遍及全法国的经济崩溃,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艾蒂安·马塞尔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和扎克雷起义(1358)。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签订条件极为苛刻的和约——从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

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武装,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B.迪盖克兰这位有才略的军事长官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法军对炮兵的使用有利于军事行动获得成功。英国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来)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当时,法国国内也开始出现群众骚动。

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

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开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赞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居民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

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

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游击队给法军很大帮助:他们设置埋伏,捕捉征税者,消灭敌小股部队,迫使英军在征服地的后方留下大批驻防军。1428年10月,当英军与勃艮第派攻下法军占领区以外的最后一座坚固要塞奥尔良时,法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愈加高涨。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1429.5)。1437年法军攻下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吉耶讷。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法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统一法国的历史性进步过程即告完成。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武装,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雇佣军效忠于国王,在组织、军纪和训练方面均具有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要求消除封建割据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战争表明,骑士重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兵的作用则得到了提高。在战争中出现的火器虽然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战役当中去。战争性质的改变及其转化为人民的过程,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

参考资料:

英法关系

(1)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打败法国。

(3)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4)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集团。

(7)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8)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9)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法国安全问题上,两国意见分歧;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10)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11)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从本质上看待殖民时代的英法关系,首先,都是殖民主义国家,在对待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总体利益上基本一致;在争夺霸主地位,控制势力范围,涉及各自的利益时,会发生矛盾,以致激烈的冲突;在受到共同的敌人威胁侵害时,能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但结盟中也各打各的算盘。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不过有一点,英法两国互相之间没有直接占领统治过对方的本土,故两国历史上没有象中日之间的切齿之恨。

2英德

求一篇关于英法关系的历史论文

貌似 很多 慢慢看从中选点把1337—1453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夺回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国的其它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的争夺,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佛兰德形式上是处于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并且与英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英国的羊毛是佛兰德毛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武装(见骑士军)组成。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

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和基思。在斯吕斯海战(1340)中,英军重创法军,夺得制海权。经过1346年8月的克雷西会战,英军又取得了陆上优势,并在长达11个月的围攻之后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此后,两国休战将近十年(1347—1355)。接着英国又发动进攻,占领了法国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战役(1356)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的横征暴敛和遍及全法国的经济崩溃,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艾蒂安·马塞尔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和扎克雷起义(1358)。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签订条件极为苛刻的和约——从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

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武装,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B.迪盖克兰这位有才略的军事长官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法军对炮兵的使用有利于军事行动获得成功。英国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来)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当时,法国国内也开始出现群众骚动。

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

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开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赞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居民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

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

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游击队给法军很大帮助:他们设置埋伏,捕捉征税者,消灭敌小股部队,迫使英军在征服地的后方留下大批驻防军。1428年10月,当英军与勃艮第派攻下法军占领区以外的最后一座坚固要塞奥尔良时,法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愈加高涨。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1429.5)。1437年法军攻下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吉耶讷。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法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统一法国的历史性进步过程即告完成。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武装,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雇佣军效忠于国王,在组织、军纪和训练方面均具有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要求消除封建割据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战争表明,骑士重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兵的作用则得到了提高。在战争中出现的火器虽然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战役当中去。战争性质的改变及其转化为人民的过程,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

参考资料:

英法关系

(1)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打败法国。

(3)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4)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集团。

(7)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8)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9)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法国安全问题上,两国意见分歧;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10)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11)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从本质上看待殖民时代的英法关系,首先,都是殖民主义国家,在对待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总体利益上基本一致;在争夺霸主地位,控制势力范围,涉及各自的利益时,会发生矛盾,以致激烈的冲突;在受到共同的敌人威胁侵害时,能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但结盟中也各打各的算盘。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不过有一点,英法两国互相之间没有直接占领统治过对方的本土,故两国历史上没有象中日之间的切齿之恨。

是先有英国还是先有法国?英法以前的关系是怎样的?

英格兰的成立早于法国。

英格兰:829年,韦塞克斯(Wessex)国王爱格伯特统一其他国家,结束七国时代,从此将这一统一国家称为英格兰。

法国:843年签署的《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中西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现在的法国。中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现在的意大利,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现在的德国。该条约所划分的疆界,形成西法兰克王国(843年-987年)、中法兰克王国(843年-855年)和东法兰克王国(843年-911年)三国。经过870年《墨尔森条约》的调整成为后来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三个国家的雏形。

下面分别说明:

英国: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语,则是继承了他们的语言而来。随着盎格鲁·萨克逊人在不列颠岛上由南部向中部的侵入,渐渐地在这些地域建立起了一些王国。当时由盎格鲁·萨克逊人以及原住民不列颠人所建立的王国的数目远远不止这7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大国逐渐吞并了周边的小国,最后形成了以这7个大国为代表的七国时代。而这七个王国的格局,也成为了后来的英格兰王国的雏形。分别是:肯特王国、萨塞克斯王国(南撒克逊)、韦塞克斯王国(西撒克逊)、埃塞克斯王国(东撒克逊)、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王国、默西亚王国。

829年,韦塞克斯(Wessex)国王爱格伯特统一其他王国,从此将这一统一国家称为英格兰。

法国:远古时期,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迄今为止已在法国发现从旧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各个时期相当系统的人类文化遗迹,包括30~40万年前的人类颌骨化石,法国西南部拉斯科等地洞穴里约2万年前的人物雕刻和动物壁画,法国西部的3000~4000年前布列塔尼巨石墓碑和土坟,以及各种式样的生产工具与艺术创造。公元前1000年左右克尔特人自中欧山区迁居于此。罗马人把该地称为高卢,把当地居民称为高卢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影响了高卢的发展。418年西哥特人在阿基坦建立王国。443年勃艮第人在索恩河与罗讷河流域建立王国,不列颠人占领今日的布列塔尼。451年匈奴人在阿提拉率领下入侵高卢,后被罗马与蛮族(包括法兰克人)联军击败。高卢完全被蛮族诸王控制。公元5世纪后期,定居在默兹河与埃斯科河之间的法兰克人,在国王克洛维(见法兰克王国)率领下大举西侵,先后击败罗马军事长官西阿格里乌斯和阿拉曼人、西哥特人。481年法兰克人占领了除勃艮第王国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卢,并移驻巴黎,建立法兰克王国。

墨洛温王朝是法兰克王国的第1个王朝。公元481年墨洛温之孙克洛维击败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势力,正式建立该王朝。8世纪初,东法兰克与西法兰克之间的争夺尤烈。东法兰克宫相查理在北方恢复秩序,732年在普瓦蒂埃击退阿拉伯人的入侵,重新统一法兰克王国。751年,他的儿子丕平(751~768年在位)在教皇支持下正式即位,建立加洛林王朝。768年,丕平之子查理曼继承王位。在他统治期间连年出征意大利、西班牙、日耳曼等地区,到800年,他已把过去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欧广大地区置于自己控制之下,并由教皇为他加冕,查理曼成为西方皇帝。

查理曼死后,843年签署的《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中西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现在的法国。中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现在的意大利,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现在的德国。该条约所划分的疆界,形成西法兰克王国(843年-987年)、中法兰克王国(843年-855年)和东法兰克王国(843年-911年)三国,经过870年《墨尔森条约》的调整成为后来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三个国家的雏形。

英法关系: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年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从此,他们同时统治着英格兰和诺曼底。

1216年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12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反法政策。亨利二世采取耍赖战略,他一方面承认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对法王的命令置若罔闻,根本不履行作为法国贵族的任何义务。对于一个不但拥有国王头衔、而且领土比自己大两倍以上的强横逆臣,路易七世和世界上任何有尊严和权力欲的封建君主一样,把亨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战胜亨利,夺回本应属于自己、属于法兰西国王的法国领土。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英法百年战争遂起。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英法百年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战争结束时,英国已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法国有哪些城市?

主要城市有马赛,里昂,图卢兹,尼斯,南特,斯特拉斯堡,蒙彼利埃,里尔等。

1、马赛

马赛 (Marseille),是市区人口仅次于巴黎和里昂的法国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约87万。

大都会区人口约为189万 (2013年),位于巴黎和里昂之后。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马赛西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联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港由马赛、拉韦拉、福斯和罗纳圣路易四大港区组成,年货运量1亿吨,为法国对外贸易最大门户。

2、里昂

里昂(Lyon),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城市,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首府和罗讷省省会,于2015年1月建立了带有部分省级管理权力的“里昂大都会”(Métropole de Lyon),也称为“大里昂”(Grand Lyon) 。

里昂市区位于罗讷河(Le Rh?ne)和索恩河(La Sa?ne)交汇处,其主城区以河流为界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西侧为富维耶山,老城区位于两河之间的半岛上,新城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

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实力雄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

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 ,1998年里昂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里昂也是世界**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此外,里昂还是国际刑警总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3、图卢兹

图卢兹(Toulouse) 法国西南部大城市。南部-比利牛斯大区(Midi-Pyrénées)上加龙省(Haute-Garonne)省会。人口约935440,包括郊区1312304(2013年),是法国第四大城市。

图卢兹的城市建筑始终保留着玫瑰红砖瓦的特色。旧城中心失修的大部分建筑物已拆毁,建起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与较古老的建筑风格很不协调。

为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住房,在旧圣西普里安区西南新建城镇,取名米拉(意为“奇迹”)。该市是空中客车的总部。

4、尼斯

尼斯(Nice),法国东南部城市,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Région Provence-Alpes-C?te-d'Azur)滨海阿尔卑斯省(Alpes-Maritimes,06省)省会和该省最大城市。

位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市区北部为尼斯-阿尔卑斯前山(Préalpes de Nice),属于阿尔卑斯山的东南边缘;南侧则为地中海(Méditerranée),海岸线曲折复杂,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城镇沿海岸线呈带状分布。

尼斯城市圈的人口数量在法国排名第五,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旅游城市,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具魅力的海滨度假圣地之一,每年到访尼斯市区的旅客数量超过了400万,是这座城市本身人口数量的近10倍。

尼斯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带,终年温暖,蔚蓝的地中海与巍峨的阿尔卑斯山是这座城市永恒的地标。神圣的古罗马历史文化、普罗旺斯薰衣草田散发出的浪漫芬芳,以及带有异域风情的地中海美食。无论从哪个角度,尼斯都是法国人心中绝对的度假天堂。

5、南特

南特(Nantes),法国西部最大城市和法国第六大城市,卢瓦尔河大区(Région Pays de La Loire)首府和大西洋卢瓦尔省(Loire-Atlantique,44省)省会。

城市主体坐落于卢瓦尔河下游北岸,南特-塞弗尔河(La Sèvre Nantaise)、埃德尔河(L'Erdre)两河与卢瓦尔河的交汇点,距入海口约50公里。

南特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降水分布均匀,气候非常怡人。南特历史悠久,是布列塔尼地区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南特赦令》对法国宗教历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时代杂志在2004年时将南特选为欧洲最适合居住的城市,2013年南特获得欧盟委员会颁发的“欧洲绿色首都奖”。

百度百科——法国

哪位给我介绍一下英法关系史

英法海峡隧道条约

英法百年战争

—1453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夺回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国的其它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的争夺,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佛兰德形式上是处于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并且与英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英国的羊毛是佛兰德毛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武装(见骑士军)组成。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

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和基思。在斯吕斯海战(1340)中,英军重创法军,夺得制海权。经过1346年8月的克雷西会战,英军又取得了陆上优势,并在长达11个月的围攻之后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此后,两国休战将近十年(1347—1355)。接着英国又发动进攻,占领了法国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战役(1356)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的横征暴敛和遍及全法国的经济崩溃,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艾蒂安·马塞尔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和扎克雷起义(1358)。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签订条件极为苛刻的和约——从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

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武装,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B.迪盖克兰这位有才略的军事长官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法军对炮兵的使用有利于军事行动获得成功。英国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来)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当时,法国国内也开始出现群众骚动。

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

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开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赞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居民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

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

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游击队给法军很大帮助:他们设置埋伏,捕捉征税者,消灭敌小股部队,迫使英军在征服地的后方留下大批驻防军。1428年10月,当英军与勃艮第派攻下法军占领区以外的最后一座坚固要塞奥尔良时,法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愈加高涨。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1429.5)。1437年法军攻下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吉耶讷。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法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统一法国的历史性进步过程即告完成。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武装,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雇佣军效忠于国王,在组织、军纪和训练方面均具有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要求消除封建割据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战争表明,骑士重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兵的作用则得到了提高。在战争中出现的火器虽然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战役当中去。战争性质的改变及其转化为人民的过程,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

参考资料:

英法关系

(1)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打败法国。

(3)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4)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集团。

(7)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8)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9)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法国安全问题上,两国意见分歧;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10)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11)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从本质上看待殖民时代的英法关系,首先,都是殖民主义国家,在对待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总体利益上基本一致;在争夺霸主地位,控制势力范围,涉及各自的利益时,会发生矛盾,以致激烈的冲突;在受到共同的敌人威胁侵害时,能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但结盟中也各打各的算盘。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不过有一点,英法两国互相之间没有直接占领统治过对方的本土,故两国历史上没有象中日之间的切齿之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