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专栏观点

老外评价北京奥运会

大家觉得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怎么样?

老外评价北京奥运会

外国电视媒体盛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核心提示:欧洲体育台主持人称,北京奥运会的规模超出任何想象,它简洁、超常、令人惊叹。瑞典电视台评论员称赞开幕式古香古色、气势宏大。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第29届奥运会8日晚在北京拉开帷幕,世界各国电视台纷纷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进行实况转播,开幕演出所展示的浓郁中国文化深深打动了外国电视媒体人,节目的精巧设计赢得了赞叹。

德国电视一台8日全程实况转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电视一台在有关评论中说,这是一场“构思精巧、表演得完美无瑕、令人印象深刻”的奥运开幕式,滑过“鸟巢”中9万多名观众眼帘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绚烂多彩的图案、众多的象征意义和人们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北京奥组委努力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英国广播公司(BBC)是英国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独家广播公司,拥有本届奥运的电视、广播、在线、移动手机的英国转播权。广播公司所属的电视一台、晰频道、欧洲体育台都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了实况转播。BBC主持人休·爱德华兹在实况转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评论说,开幕式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自信。欧洲体育台主持人称,北京奥运会的规模超出任何想象,它简洁、超常、令人惊叹。

法国国营电视2台实况转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电视台解说员对中国文化十分了解。当四明和丝绸之路等场景出现时,解说员详细介绍了相关的历史。开幕式上展现古人阅读竹简场景时,解说员同步介绍了竹简的来历和功用,并称孔子的儒家学说和思想就是通过竹简流传下来的。

瑞典电视台8日全程转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评论员称赞开幕式古香古色、气势宏大。此外,瑞典电视台同时在其网站上发表评论,认为开幕式从色彩、灯光、舞蹈到大型表演都体现了“和”的主题,尤其是大型集体表演更让人获得了非凡的视觉冲击。

西班牙国家电视台8日一早即开始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并全程转播开幕式实况。电视台主持人赞叹开幕式场面非常精彩,完美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的风结合在一起,展示在全世界观众面前。

葡萄牙国家电视台二频道解说员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转播节目中评价说,中国人通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人向世界诉说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方式具有不同寻常的、丰富的想象力。

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解说员在转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时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简直“完美无缺”,“无可挑剔”,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解说员还评论说,开幕式的电视播出效果无与伦比。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全程转播并给出积极评价,认为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在精神生活上也富足了起来。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在转播时评论说,开幕式上的表演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如京剧、提线木偶等节目,表演壮观而有气势,融合了传统和现代。主持人不时为精彩的表演发出由衷的赞叹。

新西兰电视一台向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岛国的电视观众实况转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其解说员说,“今天是中国人民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天”,开幕式相当成功、精彩。解说员还特意指出,当中国运动员入场时,中国代表团旗手、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和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这是非常感人的一幕”。

越南中央电视台8日晚间实况转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解说员评论说,开幕式惊喜连着惊喜,“鸟巢”的舞台上充满了光与声的变幻,以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中国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开幕式演出中浓重的中国符号被越南解说员一一辨认出,解说员将孔子、四明、书法、丝绸之路等历史文化娓娓道来。解说员还特别提到,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共同演绎的本届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打动人心,展示了和谐的精神。

巴基斯坦多家电视台8日晚实况转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称“精心准备的开幕式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巴基斯坦黎明新闻电视台特别邀请体育界人士现场解读开幕式盛典,并表示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文化和国家形象的好机会,开幕式非常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

乌拉圭蒙特卡洛电视台当地时间8日上午开始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实况转播。电视台记者马里奥·乌贝迪在从北京“鸟巢”发回的现场报道中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动人、气势恢弘,令人“难以置信”。开幕式表演中传递出和谐、祥和的气息,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科特迪瓦国家电视台8日全程转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持人表示,举办奥运会是全体13亿中国人的梦想,这一梦想到今天终于实现,中国人为此而欢欣鼓舞。他祝愿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并希望所有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现场看了开幕式,和在电视上看开幕式,其感受有着天壤之别!情绪氛围、视觉感染都会造成深刻地第一印象。我比较欣赏的是开篇击缶和太极表演这两个节目,其它很多节目仿佛都是为了凑时间。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会的开场,我认为可以打六十分而不是张艺谋先生自述的一百分。不管现场有怎样的感受,当你冷却下来那份,仔细一推敲,还是发现本届奥运会开幕式有十大缺憾,说严重点就是有十大败笔。

一、张艺谋过度渲染中国的四明,多少显得浮浅平庸,而四明至少有两样在国际上是不被承认的。中国自古以来的体育元素例如和奥运精神能够挂钩的如射箭、击剑、舆马、鞠蹴、武术等等却根本没有表现出来;中国文化精神的阐释也是非常错位,比如强调《论语》和《周易》,这和奥林匹克理念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二、虎头蛇尾、龙鼠两端,节目一个比一个糟糕,高潮一开始就到了,生猛而衰竭。

三、李宁点火不论创意如何,都是一大败笔:年洛山矶奥运会的点火已经是高科技的太空飞人亲自点燃圣火,我们却还是用绳索吊起来的杂耍水平,实在有点嘲讽的意味。再说李宁的现场表演也和电脑操控的祥云画卷没有配合好,要么超出画卷,要么落后画卷,脊梁也是弯腰驼背的,视觉上给人极不美感。

四、主题歌《你和我》旋律很美,但不适合体育盛会的基调,反倒显得这是一场大型节目或春节晚会翻版,柔美和凄美不是体育精神的展示。很可惜的是谭盾创作的主题歌《拥抱爱的明天》被否决,而由陈其刚担纲的贯穿整场开幕式音乐没有一个流畅的主调,显得凌乱无序。

五、没有体现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地球村精神,对比汉城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悉尼奥运会里表现世界众多民族的节目,我们的开幕式内容基本上全是中国元素,老外很多没有看懂,比如活字印刷术这个节目,居然被老外认为是中国人在打,最后“和”了。如果不是各国运动员进场,我们很难感受到这次体育盛会是世界性的。既然奥运口号定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开幕式却未加入世界文化元素,不能不说是狭隘民族精神在作祟。

六、整个开幕式的表演结构形式,就像北朝鲜喜欢运用的大型团体操,估计北朝鲜人看了觉得过瘾,南朝鲜人看了觉得过气。

七、戏曲那个单元可以说非常煞风景,很失败!牵木偶那样浅薄的节目居然还拿来现眼,真不知创意人员的脑子浆糊到何等地步。

八、表现现代精神的内容找不出亮点,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用太极拳来表现当代社会文明,真是不伦不类。

九、本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却一直没有出现在整个开幕式中,这和前几届奥运会开幕式中的滑稽喜趣的吉祥物表演形成强烈参照。据说吉祥物被定位商业产品,不能在奥运会中表演,那么我就纳闷了,前面那几届奥运会的吉祥物难道不是商业产品?虽然我对福娃的设计非常不满意,但是对开幕式中不能体现代表个性展示的吉祥物,更是不满意。

十、看台上居然搧扇子,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大风景吗?从效果看只会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笑话。任何一届夏季奥运会,没有哪个举办国会给观众和入场运动员造成满头大汗,可惜我们做到了。我们的空调系统解决不了供观众舒适的观赏环境,从这一点看,鸟巢的内部设计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伦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比较一下

在大屏幕里看见 女王007 憨豆伏地魔 贝克汉姆NHS 等等 心里竟然有“家”般柔软的感觉 能让我这样一个异乡人产生这样的情绪 周围的英国人几乎五分钟就要尖叫一次 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我想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在培养酝酿小情绪方面 是要胜过北京奥运开幕式的 只是这些小情绪是属于英国人的 如果你不是生活在英国 目睹女王合作007 伏地魔PK小护士 憨豆混进交响乐团等等桥段 你当然仍会大声叫好 因为那些高超巧妙地编排和本就光辉熠熠的名字 却未必能会心一笑

因为那个从头而降的老人并没有在几个月前宣告自己 “统治” 六十年的时候 昂然直立于寒风中 向挥着小国旗的你挥手

因为你并没有在病得不能直立行走的时候爬去医院 NHS的小护士在你手臂上扎了十几个洞后终于高呼 here it is!

因为你并没有用浓重的利物浦口音咒骂过那个开快艇的男人

因为你在trafalgar sqaure 和全世界青少年们一起对着那个写故事书的女人尖叫

因为你并没有在家阁楼里那支积灰的鞋盒里发现自己父亲和三个叔叔留着mop-top在水管边嚎叫的照片

因为对于你来说 Hey Jude 只是一首著名的流行歌曲 而不是那过去数十年的岁月年华

与伦敦小情绪对应的是北京的大气魄 比如万人击鼓 人肉牌 电子水墨卷轴 李宁射日 目睹这些场景的时候 你会呆若木鸡 四年过去了 你打开一个mkv 你还是会骂人 艹 这是怎么做到的?这种感官上的强烈震撼和相应的对这些神奇背后 那些使其能跃然屏幕的不可思议的人力、财力和驱动力的赞叹和惊愕显然凌驾于其他情感共鸣之上——

对于老外来说 前者占得比重大些 “it's just fucking incredible, magnificent..” 中国文化的“博”和“大” 被用一种最完美的方式展现出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 我们打过 画过水墨画 读过后羿 这些玩意儿都是老掉牙了——老得近乎和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都没关系了 但它们却又被用这样一种壮丽甚至奢华的方式展现出来 所以最直观的感受是 钱多..真的好办事儿啊 于是我想 作为中国人 被北京开幕式震得程度 应该是不如老外的

所以简单的说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是属于英国人的 只不过被放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完完全全为世界观众打造的 但它浸透了中国风

两个开幕式同样伟大 如同两篇同题高考作文 字迹不同 文风不同 甚至体裁不同 但都是满分 这是由作者的经历年龄 临场发挥决定的 两者都是高水平

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会在今后数十年任何届奥运会开幕式演奏出比北京更加华美壮丽的乐章

同时我想 或许会有一座城市可以像伦敦那样展现一台像春晚般“窝心”同时又制作精良的开幕式 但如果我没有移居那座城市并生活多年 今天的那份温暖 也不会再感受到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不是史上第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不是史上第一这个定论非常难下,因为大家都没有一个公认的评判第一的标准,这种讨论就很容易变成鸡同鸭讲和大战。不过题主的批评只关注人数和所谓传统文化的核心这点问题相当大。而奥运会开幕式是在一个体育馆这种超大场地中进行的,用人数的堆砌来营造盛大的效果这是一种非常符合常理的做法。这也不是只有中国人会做的事情。而太极拳作为一种运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和道教关联不是很大,只是一个老外和中国人都知道的文化符号。至于传统文化的神和形,中华文化的核心我们不谈。但是古希腊文明的神在于理性,思辨,逻辑,自由民主这些。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真的表达了这些东西吗。。。。一个开幕式而已就像爆米花**一样,看的爽是最重要的。。。对本国人你也不会从奥运会上了解本国历史文化,对外国人你也不可能从奥运会上让他明白连中国人自己都不一定明白的本国文化核心。找几个符号耍耍不是蛮好的。你可以说性价比不高,毕竟相对于其他开幕式,北京奥运开幕式花的钱要多很多,但是质疑精彩程度就不可理解了。。倒计时,烟花脚印,巨幕等等等等全是亮点和创意,并且整个故事是连贯的,并且寓意深刻。。看一遍NBC转播的吧,三个主持人在开始前放了一阵厥词,毕竟是中国的东西美帝不黑下是不可能的,但是到最后全是溢美之词,并且他们是在不大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基础上。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比较,哪个更精彩,更好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气势宏大磅礴,无与伦比,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则便成为一个能参与的欢乐盛会。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恢弘盛大,一气呵成,整体上来可以说是一件几乎没有任何瑕疵的艺术精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沉淀下来的精髓,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以及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论大场面场景的驾驭,张艺谋信手拈来,驾轻就熟。

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则诙谐幽默而又不失严肃,尤其是工业革命那一幕演出立意高远,发人深省。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展现英国文明辉煌的同时,也没有回避那些他们历史上的那些败笔,并让世人反思: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便利之时,该如何避免重蹈当年类似于伦敦大雾的覆辙。

北京奥运开幕式充分展示了华夏历史文明,现代进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更像是一部精浓缩版版英国文明史,现代工业革命史,对整个世界都有启发意义。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各有千秋。由于设计者思维、角度以及表达的艺术手法不同,因此也难具备全面比较的基础和标准。

综合来说,视角各有不同,观点自然各有不同,这种比较很难给出统一结论,但是无论如何,两届奥运开幕式都是精彩纷呈,给人们留下难以忘却的纪念。

刘志胜:让老外见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跤

刘志胜,北京人。8岁起在什刹海体校习武。19年改练中国跤,师从跤坛名宿李宝如。1983年至1986年间,获得北京市历届中国跤比赛62公斤级冠军。1986年参加中国式摔跤全国锦标赛获优异成绩。年至1995年,任北京市西城区中国跤教练,1998年被聘为长春体育学院特邀教授。1998年、2000年,分别策划组织中国武魂大会、中国式摔跤(北京)国际邀请赛。2000年底,应邀赴法国教学,

2002年赴意大利传授中国跤,任意大利摔跤联盟会长至今,致力于中国跤在海外的推广和发展。

中国论文网 ://.xzbu/1/view-161993.htm

“我就是要让老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跤,什么是中国功夫!”刘志胜,这位叱咤京城跤坛的汉子,依然快人快语。刘志胜,在北京后海边长大,从意大利刚刚回到久违的故乡,脸上带着地中海的阳光,安静地坐在钟鼓楼下北京胡同的一个清真饭店里,淡定地谈起十多年来闯荡欧洲的经历,眼神里尽是对老北京的无限眷念和对中国跤的无限热情。

巴黎,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2000年,刘志胜受邀到法国巴黎传授中国跤。一次偶然的街头,让他感慨良多。

那天是上午九十点钟光景,刘志胜在跤场指导训练结束回来,五六个十五六岁的外国小孩,光天化日之下当街抢夺中国人的财物。“我是个练跤的人,不能丢了中国人的脸。”回忆起十年前的这段往事,刘志胜记忆犹新。“我走过去的时候,他们五六个人围了上来,虽然从脸上看出来他们不过才十五六岁,但是都长得人高马大。”刘志胜回忆说,“我退到了一个角落,背靠墙壁,做好了防卫准备。”一个高大的黑人小伙子冲了上来。刘志胜顺势一招中国跤的“千别”绝活,把这个黑小子扔出去几米远!“功夫!”几个人惊呼,再也不敢上前。趁他们愣神的当口,刘志胜冲出包围,跑到了住所门口。刘志胜刚进到门里,他们紧追过来。刘志胜只用一招便把紧随其后的歹徒扔出几丈远,摔了个狗啃泥,趁机关严了大门。

“长这么大没被人这么欺负过,要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刘志胜上楼,换上了运动服,顺手操起一件铁家伙反身冲了下去。那几个拦路抢劫的家伙,还满不在乎地在老地方等着抢中国人。看见刘志胜操着家伙直奔他们来,吓得比兔子跑得还快!一条街的中国人都出来看热闹,“多少年,只看过外国人抢中国人,没看见中国人撵着老外满大街跑!”在场的中国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可刘志胜听着这夸奖,心里不是滋味,“中国人在巴黎就是好欺负、好抢的对象,这让我无论如何接受不了。”

在巴黎街头,敢撵着抢匪跑的中国人,刘志胜算是头一个。

寻梦意大利

在巴黎的几个月时间一晃而过,签证到期了,法国方面拒绝再为他签证延期。

正在此时,意大利摔角联盟在罗马举行每年一度的功夫大会,刘志胜在朋友的安排下来到了意大利。在此之前,意大利的中国跤是由台湾人常东升教授的。而传入台湾的中国跤与大陆,特别是京津地区的中国跤有很大的不同。意大利人甚至没有人见识过真正的中国跤。

刘志胜来到罗马功夫大会现场,主办方听说他是练中国跤的,派出一名跤手与他对战。这位跤手身高两米,体重200公斤,一上场,就没把体重不到70公斤的刘志胜放在眼里,上来就抓。刘志胜使出“千别”的绝活,把对手扔出去几米远,中国跤的威力让在场的观众掌声雷动。

初显中国跤的威力,并没能给刘志胜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在欧洲,练武术或功夫的人,大多是业余爱好,没有以此为职业的人士。大多数人都是白天上班,晚上练习,纯粹是凭着一种热爱与热情。这也给初到欧洲的刘志胜带来了不少困难。

“靠教授中国跤几乎不能糊口,”回忆起那段时光,刘志胜感慨万千。“首先你要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教练的薪酬是很微薄的,甚至不够支付你的房租。”刘志胜到罗马后,挨个到各个武馆比武,推销自己。“那段时间,我连轴转地跑了50多家武馆,每到一处就与他们的散打、搏击教练比武,总是三两招之内就把人扔出几米开外。满以为凭借自己的一身本事就能在武馆谋个职位,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怕你抢了他的饭碗,没人让我干下去。”在这段时间里,也有人请他教太极的。因为学太极的人多,可以有不菲的收入。但刘志胜拒绝了,“为赚钱我就在北京呆着了,何必跑这么远遭这么多罪。”不久,他花光了从国内带来的所有积蓄,靠在中餐馆给人洗刷盘子赖以维持生活。身怀绝技的他,居然到了无立足之地的境地。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这时,意大利摔跤联盟安东尼奥(Antonio Langiano)找来了,见面第一句就问:“你愿意到我那儿教中国跤吗?”刘志胜听说是教中国跤,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来到了远离罗马的小城戴勒莫里(Termoli)。那里有四五十位意大利青少年在练习中国跤。

安东尼奥对中国跤的热忱,深深感动着刘志胜,“他们对中国跤的热爱纯粹是发自内心的,他们被这种文明、优雅、技巧的技击技术,深深地吸引了。”刘志胜说。安东尼奥开办了一个健身俱乐部,并不富有。他每天六点钟起床到俱乐部自己打扫卫生,九点钟迎来第一批客人,靠着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中国跤的教学。在刘志胜到来后,戴勒莫里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跤的热潮。2002年,刘志胜和安东尼奥带的学生代表意大利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跤国际邀请赛,并获得了优良成绩。2004年5月29日,意大利摔跤联盟主办了常东升杯中国跤国际比赛,刘志胜和安东尼奥带学生参加了比赛,在有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20多个国家选手参赛的情况下,夺得了多个级别的名次,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第一名是中国)。中国跤在意大利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找到刘志胜后,安东尼奥把自己的意大利摔跤联盟会长的职位拱手相让,希望他能在意大利长期教授学生。但是会长也只是一个虚名,并不拿工资的。凭着以前在国内的技术工人的底子,刘志胜在当地的一家工厂找了份电焊工的工作,白天干工作养活自己,晚上到跤场教授学生,把中国跤传授下去。最苦的时候,他甚至到货场干过搬运工,四个人在两个小时之内,卸完40多吨的货物。在国内,做到体育学院特聘教授的刘志胜,从没干过如此繁重的体力活。但是,为了能继续传授中国跤,让中国跤在海外传播开去,他忍受了下来。

中国跤走向世界是最大的梦想

在意大利的成功,并没有给刘志胜带来太多的欢乐。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志胜带着多位意大利学生自费回到北京观看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的辉煌灿烂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给他们带来了深深的困惑。

“为什么这么好的中国功夫,在奥运会没能得到展示?为什么中国跤不能登上奥运舞台?”安东尼奥和学生们这样问刘志胜。

“东京奥运会把柔道推向了世界,汉城奥运会把跆拳道推向了世界。在北京奥运会上,却看不到中国跤的身影。”柔道和跆拳道都发源于中国,最终走向了世界,但中国跤的命运却远没有二者那么,刘志胜为此发出了无可奈何的感慨。谈到这里,刘志胜不禁红了眼圈。海外漂泊十年,他把所有的心血奉献给了钟爱的中国跤,但是直到今天,中国跤在海外的传播也只是停留在民间的层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柔道、跆拳道在世界的成功推广还相差甚远。为此,他感到无比的落寞和无奈。

中国跤什么时候能像《姿三四郎》一样传遍世界?回到故土,在后海边垂柳清风的胡同里,不远处钟鼓楼仿佛传来悠远的声音,令刘志胜无限感怀。

“好的东西,终有一天被认可。”刘志胜坚信,他是为中国跤而生的,今后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在海外推广中国跤的道路上走下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