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专栏观点

英超红蓝阵营-英超红蓝大战次数

英超BIG 6名存实亡,曼城、利物浦让英超走向西超之路

英超红蓝阵营-英超红蓝大战次数

2004年夏天,阿布入主切尔西,蓝军在穆帅的带领下拿到50年来第一个冠军,曼联与阿森纳的双雄统治时代被彻底打破。紧接着利物浦在贝尼特斯的率领下拿到欧冠冠军,红蓝崛起英超正式进入四强时代。10/11赛季,曼城在阿布扎比财团的巨大财力支撑下拿到英超第三打破四强格局,并在随后的赛季奇迹夺冠。14年热刺迎来了或许是俱乐部 历史 上最成功的主帅之一波切蒂诺,在阿根廷人的带领下热刺成为了欧冠常客,虽然时至今日球队依然没有斩获任何冠军。自此,英超BIG6正式形成。

本赛季英超联赛3轮战罢,利物浦三战全胜领跑,卫冕冠军曼城2分之差位列次席。在整体实力的差距面前,BIG6剩余的4支球队在赛季初期就已经开始掉队,本赛季英超的争冠形势似乎已经趋于明朗,随后的赛季很有可能依旧是曼城利物浦争冠的局面。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西超双雄的统治时代,从04/05赛季到上赛季,除了马竞在13/14赛季问鼎西甲之外,皇马和巴萨包揽了剩余所有冠军。那么,以曼城和利物浦现在的阵容配置来看,他们有没有可能打破此前的BIG6格局呢?

自入主曼城以来,瓜迪奥拉先后高价买进了斯通斯、拉波尔特、埃德森和坎塞洛;锋线上,瓜帅还签下了伯纳多-席尔瓦、萨内和热苏斯等球员,在这里不得不佩服瓜帅选人的眼光,这三名锋线球员目前的身价均已经翻番。此前瓜帅在拜仁执教期间转会预算不足,这个问题在来到曼彻斯特后完全得到了解决,阿布扎比财团向世界表明了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克洛普也是同样如此,当初执教多特期间转会市场屡屡碰壁,求购德布劳内失败,莱万离开之后只能买来因莫比莱凑数,俱乐部根本不能满足渣叔的买人需要。来到利物浦之后,渣叔先后签下了萨拉赫、范戴克和阿利松,其中9000万欧元签下范戴克更是刷新了德转后卫身价纪录(现已被马奎尔超越)。

在经历了夏窗的转会之后,曼城的全队身价已经高达12.7亿欧元,比排名第二的利物浦高出整整2亿欧元。队中身价最高的是英格兰国脚斯特林(1.4亿欧元),除此之外,中场指挥官德布劳内(1.3亿欧元)、边锋萨内(1亿欧元)和上赛季队内最佳球员伯纳多-席尔瓦(1亿欧元)都达到了1亿欧元,要知道在德国转会市场即时身价榜上,英超一共只有10名球员身价达到1亿,曼城就占据了其中四席。

利物浦全队10.7亿的身价仅次于曼城,其中萨拉赫的身价高达1.5亿欧元傲视英超。不仅如此,三叉戟中的马内(1.2亿欧元)和菲尔米诺(8000万欧元)、世界第一中卫范戴克(9000万欧元)、门将阿利松(8000万欧元)和后卫阿诺德(8000万欧元)均是身价不菲。

上赛季英超联赛,曼城对阵BIG6之外的球队一共取得24胜1平3负,在面对弱旅时一共只丢了11分。去年圣诞赛程期间,由于赛程密集加上主力后腰费尔南迪尼奥伤缺,曼城先是主场2-3不敌水晶宫,随后客场1-2不敌狐狸城遭遇连败。除此之外,曼城上赛季其余时间在面对弱旅一直保持着极高的稳定性。

不过在这一数据上,利物浦甚至要比曼城更加出色,上赛季红军对阵BIG6之外的球队一共取得25胜3平保持不败,对阵弱旅比曼城还要多拿5分。今年一月底二月初,利物浦连续被莱切斯特城和西汉姆联逼平,正是因为这一周短暂的低迷,利物浦错失了最终的冠军。

笔者认为,热刺本可以加入到本赛季的英超争冠行列,与曼城利物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北伦敦铁公鸡在夏窗破天荒签下5人,其中中场恩东贝莱的转会费更是高达6500万欧元,在搬入新球场之后,热刺的野心昭然若揭。但是球队在前三轮的联赛中仅取得1胜1平1负,客场对阵曼城时虽然侥幸抢到一分,但是从场面来看,两队之间的实力差距肉眼可见。

目前热刺最为担心的是埃里克森的续约问题,如果球员再不完成续约,明夏就将以自由身离队,据最新消息,埃里克森已经拒绝了热刺开出的周薪为20万英镑的合同,离队意愿已经非常强烈。本赛季首轮3-1战胜维拉的比赛,正是在埃里克森替补上场之后,热刺才吹起了反击的号角。如果热刺不能早早进入正轨,那么球队很有可能在9月份之后就退出冠军的争夺。

至于另外三支BIG6球队,无论从赛季初的表现还是实力定位来看,他们都很难对曼城和利物浦构成实质威胁。曼联在被水晶宫绝杀之后,索帅的下课已经高居第二;切尔西受转会禁令影响本赛季小将当家,近几个赛季很难对冠军发起冲击;至于阿森纳,尽管球队在夏窗花费了1.5亿英镑,但是从客场不敌红军的比赛不难看出,枪手与前二的实力差距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鸿沟。

随着赛季的进行,各支球队三线甚至四线作战,切尔西和曼联等BIG6球队阵容不足的弱点将会凸显,这也是正是曼城和利物浦拉开差距的最好机会。总体而言,以本赛季目前的走势来看,用BIG6争霸来表示已经有所牵强,英超很有可能已经回到了类似当初曼联阿森纳双雄争霸的格局。

英超如今红蓝两大阵营平分天下,但最终谁将压倒谁

个人觉得,按目前的发展趋势,最终英超将成为蓝色的天下,理由如下:

曼城超级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上老板不计成本的投入,曼城最终成为最顶级的强队只是时间问题。而曼联虽然也很有钱,但是毕竟债务还有,而且老板也不像曼城那样,曼城老板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已经比曼联老板高了两个档次,格雷泽家族对足球本身没什么兴趣只是为了赚钱,所以不能指望他年年都像最近两年这样烧钱。如果曼联不能好好利用自己强大是青训系统的话,将来难以和曼城抗衡。

忆安帅蓝桥之旅:看菜下饭,主打菱形站位4-4-2和4-3-3

自从安切洛蒂离开那不勒斯接手埃弗顿以来,这位享誉全球的名帅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他的执教能力:过去十场英超联赛,太妃糖豪取5胜3平2负,不仅摆脱了降级区,更是有望冲击下赛季欧战资格。

毫无疑问的是,在埃弗顿战绩触底反弹的背后,是老帅安切洛蒂的运筹帷幄,他将个人最为擅长的4-4-2阵型带到了古迪逊公园球场,并开启了一段逆袭之路。

安切洛蒂麾下的埃弗顿踢得坚韧而又不失魅力,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老好人第一次登陆英伦时的光景。彼时的安帅不过50出头,他低调却才华横溢,带着米兰时期收获的荣耀与辉煌空降切尔西,蓝军球迷由此度过了一段为期两年的足球蜜月。

回顾安帅的蓝桥之旅,笔者总是抑制不住内心替他打抱不平的冲动:这个世界对不善言辞之人似乎有天生的敌意,以至于故意对其取得的成就视而不见。在过去的十年间,我看过无数颂扬穆一期的故事,却极少听到对安式蓝军的赞美,这未免有厚此薄彼的嫌疑。

我自然是穆里尼奥的追随者,并深谙穆一期的伟大和不可复制,但与此同时这种崇拜并不妨碍我对安切洛蒂执教时期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 因此,在接下来的文字中,让我们把目光迁移至10年前的2009/2010赛季,找寻关于安式切尔西征服英伦的记忆。

2009年7月,由于连年未能在联赛层面有所斩获,安切洛蒂与米兰和平分手,他接受了来自阿布的邀请,接替“救火队长”希丁克成为切尔西主帅。

不是圣诞树,而是4-4-2,并且还是菱形站位4-4-2,安切洛蒂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面对质疑,他如是说道:“我可以在前锋身后派上兰帕德,或者德科和乔科尔,也许还有卡卢。”

“兰帕德可以踢左中场,或者攻击型中前卫,而其他球员也能够在菱形中场里扮演角色,因此我希望使用这一战术。”

显而易见,菱形站位4-4-2并非英超的主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真正善于使用它的人是曼联教父弗格森),对于切尔西来说更是如此。直到穆里尼奥离开蓝桥的两年后,狂人“两翼齐飞4-3-3”的风格一直烙印在那支蓝军身上,无论是格兰特还是斯科拉里,都只能活在阴影之下。

切尔西唯一的拥有者阿布对这一现象并不满意,而这也是他邀请安切洛蒂的原因所在,他要意大利人为自己的球队建立起一种新的风格。以此为前提,安帅的4-4-2应运而生。

老好人的菱形4-4-2体系是如何展开的呢?我们不妨通过某场具体的比赛来进行阐述。

2009年8月9日,安切洛蒂执教蓝军以来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使用4-4-2菱形中场,他对球员的站位是这样安排的:德罗巴和阿内尔卡成为锋线搭档;中场方面兰帕德出任前腰,马卢达和埃辛分居左右两侧,米克尔担任首发后腰;后卫线一字儿排开分别是伊万诺维奇、卡瓦略、特里和阿什利科尔。

尽管在那场距今已经很遥远的社区盾杯比赛中,切尔西全新体系的运转并不算多么流畅,但它依然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自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蓝军便是在这一体系下前行的。

在穆一期及后穆里尼奥时代,切尔西的风格鲜明:前场以强壮中锋为支点,两翼提供纵深和盘带;中场力量与速度兼备,主张肌肉绞杀;而后卫线则寻求低位防守,以稳妥为主。

安切洛蒂入主并改打4-4-2后,切尔西战术层面最主要的变化发生在中前场(后场除了人员外没有太多变化)。

就前场而言,德罗巴和阿内尔卡的搭档起到了“1+1>2”的效果。在以往的比赛中,德罗巴和阿内尔卡往往会陷入到“个人英雄主义”的泥沼中无法自拔,而当他们成为关系更为密切的锋线搭档后,两名神锋都感受到了配合带来的快乐。尽管就进球效率来看,阿内尔卡的表现似乎不如德罗巴,但可别忘了法国人多次在重要比赛中打进唯一进球,破门含金量十足。

而在中场方面,安切洛蒂将兰帕德放到了前腰位上,这对习惯于适当回撤并寻找后插上得分机会的神灯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与以往相比,位置前提并没有给兰帕德带来更多进球,恰恰相反,英格兰人的数据提升来自于助攻,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兰帕德所获得的空间变小了。

当然了,除了兰帕德的不适以外,蓝军中场自然有人因为安切洛蒂的改革受益,比如说巴拉克和德科。两位年过三十的老将在安切洛蒂的钻石中场体系重获新生,他们对比赛的阅读以及对中场的掌控让这一体系更加完善。

凭借菱形中场4-4-2,安切洛蒂在09-10赛季赢得了前14场比赛中的12场,风头可谓一时无两。然而,随着赛季的不断深入,当其他英超球队回过神来,并开始针对限制切尔西的新体系时,安帅的新阵便没那么神奇了。

世间万物都讲究相生相克,天底下没有完美无缺的阵型,菱形站位4-4-2也不例外,简单来说,该体系最大的问题时常发生在边路。由于四中场的存在,钻石阵的中场中路得到了极大的巩固与保护,但这一切是以牺牲边路的“利益”为前提的。如果说4-2-3-1体系和4-3–3体系中边后卫身前都会有一名边前卫或者边锋提供支撑的话,那么到了菱形中场4-4-2中,边后卫就成了孤胆英雄式的存在了。

当切尔西以一种更强的姿态发动进攻,并形成对对手的绝对压制时,那么一切ok,边路的漏洞会被掩盖,此时你会看到球队的两名边后卫有如神助,直上直下好不厉害;而一旦球队整体进攻不力,甚至难以展开时,对手球队很有可能从该体系最脆弱的边路入手,逐个击破 ,此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为何在阿什利科尔和马卢达之间有如此大的空档可以被对手利用?而这种情况在切尔西主导比赛时是看不到的。

与此同时,兰帕德在前腰位置的不适应依旧在困扰安切洛蒂,正如上文中所指出的那样,新体系下神灯的活动空间被压缩了,进球效率也由此出现下滑,但无论是安切洛蒂还是切尔西整体,都需要一个更具得分能力的兰帕德,改变势在必行。

2010年1月,随着非洲杯赛事的开启,切尔西阵中德罗巴等人的离开一度让外界担心安式蓝军的攻击火力会受到影响,而对于安切洛蒂本人来说,他或许正翘首期盼这样一个改变的契机。

从那时起,切尔西悄然回到了4-3-3体系,由此带来的直接利好便是兰帕德又打开了进球账户。

从7:2横扫桑德兰到3:0完胜伯明翰,兰帕德在两轮比赛中攻入4球,得分效率堪称恐怖。

在4-3-3体系下,两名正统边锋的存在吸引了对手更多的防守注意力,兰帕德因此得以充分发挥自己无球跑动和机敏后插上的能力,再加上英格兰人本就相当了得的射术,进球自然不在话下。

安切洛蒂在切尔西踢4-3-3的比赛并不算太多,而且大多是由于德罗巴的缺阵,由此,我们不妨和上文一样,以某场具体比赛探讨他在这一体系下的战术设计。

在意大利人的自传《我的圣诞树》中,安切洛蒂提到了10年4月与曼联的红蓝大战,那场比赛德罗巴由于赛前会议迟到被老好人按在了替补席上,切尔西也变阵为4-3-3。

面对弗格森爵士排出的4-4-2阵型,切尔西的锋线三人组为乔科尔、阿内尔卡和马卢达;中场则由德科、兰帕德、米克尔组成;后防线上,特里与阿莱士成为中卫搭档,左右边后卫分别日尔科夫和费雷拉。

安切洛蒂的战术不难理解。他让马卢达和乔科尔内收,并有意识地突破至曼联中场身后,缩小其活动空间,此时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曼联两名边后卫跟随马卢达和乔科尔内收;二是曼联中场盯防他们。在第一种情况下,曼联边后卫的失位为日尔科夫以及费雷拉提供了轻松插上助攻的空间;而第二种情况则会使切尔西在中路获得5打4的人数优势。

凭借中场菱形站位4-4-2和4-3-3两套体系,安切洛蒂率领切尔西夺得一座联赛奖杯和一座足总杯奖杯,尽管最终老好人与切尔西的故事算不上善终,但他所倡导的攻势足球的确给不少蓝军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京时间本周日晚22:00,切尔西将迎来与这位蓝桥故人所率领的埃弗顿的对决,而兰帕德也将面对昔日恩师。高手对决,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