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对手-匈牙利vs拉脱维亚历史
匈牙利是发达国家吗
问题一: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是属于发达国家吗? 奥地利是发达国家 另外三个都不是的
问题二:匈牙利算西方国家吗? 算。
匈牙利(匈牙利文:Magyarország)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与奥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接壤,截止2014年1月,全国总人口987.9万人,首都为布达佩斯。官方语言为匈牙利语,这是欧洲最广泛使用的非印欧语系语言。
匈牙利是欧洲内陆国家,位于多瑙河冲积平原,依山傍水,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东北部是喀尔巴阡山。著名的多瑙河,从斯洛伐克南部流入匈牙利,恰恰把匈牙利一截成东、西两部分。匈牙利贫乏,但山河秀美,建筑壮丽。一年四季受地中海式气候与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暖夏凉。[1]
匈牙利经济发达,人均生活水平较高,自东欧剧变后,匈牙利经济高速发展。到2012年,匈牙利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国际汇率计算已经达到1.27万美元,这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匈牙利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万美元。匈牙利舞曲受全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问题三:匈牙利国家发达吗? 人均gdp不是很高(当然这是和西欧比不算高),但是如果计算物价和工资的比例,可以说在全欧洲,没几个国家比得过匈牙利,法国巴黎的物价是匈牙利的近6倍,但人均年收入却只比匈牙利人多5000美元
在一战以前匈牙利属于工业国家,但一战的战败导致工业地区要么独立,要么被邻国割走,现在的匈牙利属于第三产业国家,相对西欧不算发达,但在东欧,基本属于老大的位置,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半发达国家吧
问题四:东欧国家,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匈牙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都是发达国家吗?欧洲最穷的国家是黑山,波 20分 你发的发达国家都不是发达国家,你发的最穷的国家确实很穷,但是应该不是最穷的国家。欧洲有很多小国家,应该很穷。比如说马耳他、安道尔、直布罗陀、马耳他骑士团。
问题五:我想了解一下匈牙利这个国家,还有就是匈牙利的经济发展状况怎么样? 匈牙利共和国(匈牙利文:Magyar Kztársaság),简称匈牙利(Magyarország),中国古称马扎儿,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匈牙利东邻罗马尼亚、乌克兰,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西靠奥地利,北连斯洛伐克,边界线全长2246公里。首都为布达佩斯。该国自然贫乏,主要矿常是铝土,蕴藏量居欧洲第三。全国2/3的地区有地热。农业占重要地位,主要产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甜菜。工业以机械制造,精密仪器,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主,葡萄酒酿造非常出名。2007年以后,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匈牙利经济迅速衰退,不过仍属于发达国家。 匈牙利经济发达,全球及中匈贸易往来蓬勃发展:
匈牙利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并将在2004年成为欧盟的一员。是欧洲自由贸易协定(EFTA)、中欧自由贸易地区(CEFTA)的成员。同时,匈还与以色列、土耳其、克罗地亚和爱沙尼亚签定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2003年2月中国银行布达佩斯分行开业。这是中国银行在中欧地区的唯一分支机构。将为双边经贸关系提供巨大的支持。
2003年建成了投资2亿美元的亚洲中心。亚洲中心是亚洲,主要是中国产品在中欧地区的最大的物流中心。这更加强了匈牙利作为本地区和远东地区间联系纽带的中心作用。除亚洲中心外,还成立了同样是中国投资的中国商城。中国商城首先是作为批发配送中心,主要为中国和亚洲的服务。
匈牙利教育体系发达,教育水平享誉世界。尤在经济学、工程技术、生物化学、物理、教育、医学方面非常卓著,自1900年以来,共诞生了1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问题六:匈牙利的经济 匈牙利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工业基础较好。匈根据本国国情,研发和生产一些有自己特长的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如计算机、通讯器材、仪器、化工和医药等。匈取各种措施优化投资环境,是中东欧地区人均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农业基础较好,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不仅为国内市场提供丰富的食品,而且为国家挣取大量外汇。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等。旅游业比较发达。 随着加入欧盟,匈牙利凭借自身农业生产的优势,根据欧盟农产品市场和本国农产品市场的需求,通过 *** 积极引导、扶持和管理,重视技术研究、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鼓励民间有机协会的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有机农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该国家自1989年政治剧变和经济转轨后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匈牙利生产的有机农产品涉及农产品的各个领域,主要有谷物、油料、蔬菜、水果、蜂产品、乳制品、畜产品等以及加工的各类产品,其中80%的产品用于出口。有机农业生产成为匈牙利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是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来源。匈牙利也成为目前中东欧地区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汽车工业是匈牙利支出产业,占匈牙利出口总额的20%。匈牙利共有7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从业人数达11.5万人,总产值约166.5亿欧元,产值占匈牙利国民生产总值的10%,占工业总产值19.4%,占出口总额20%。外资在匈牙汽车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乘用车和发动机生产企业基本为外资,本土企业主要从事商用车汽车零部件的生产。 制药业历史悠久,是匈牙利最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匈牙利也是中东欧地区最大药品生产和出口国,出口额占该地区30%左右。 匈牙利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i产品生产国和世界电子工业主要生产基地,年产值保持在100亿欧元左右,占中东都和欧盟电子工业总产值的30%和4.5%。2013年,电子工业产值达93.37亿欧元,占匈牙利制造业产值的13.29%,出口额约占匈牙利出口总额的10.8%,创造11.2万个就业岗位。 匈牙利劳动力素质较高,其劳动力人口约为410万,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且具有特定的技能和专长。匈牙利受教育人口比例超过了人口总数的98%,大约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已经完成了一种专长或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匈牙利许多年轻人掌握英语、德语和法语等外语。2001年匈牙利失业率为5.4%,大大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匈牙利各地区就业状况存在较大差别,西北地区技术工人短缺,特别是金融和市场营销人才,而多瑙河的东部失业率则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匈牙利的工资水平大大低于西欧地区,与中东欧的平均水平相差无几。匈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比西部低,但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与西部不相上下。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私有化进程,匈牙利开始实施积极引进外资的政策,一度成为中东欧地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蔓延、外资进入空间趋于饱和等因素影响,匈牙利吸收外资势头有所减弱。2013年,匈牙利吸收外资流量为23亿欧元;截止2013年底,匈牙利累计吸收外资总额806亿欧元。从投资领域来看,零售、金融、通讯、汽车、电子等行业是外商主要投资领域,约占吸收外资总额的三分之二。匈牙利移动通讯业、保险业、电力分销企业几乎全部由外资掌控,银行业80%以上的资产由外资控制,批发零售业近一半市场份额掌握在外资受众,95%以上的汽车由外资企业生产。从投资国别来看,欧洲国家是外资主要来源地,占吸收外资总额的大部分。其中,德国为匈牙利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其次为卢森堡、荷兰、奥地利和法国。美国为匈牙利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大外资来源地。亚洲地区主要外资来源地......>>
问题七:匈牙利发达吗?奥地利和波兰发达吗?俄罗斯发达吗? 如果排个队,应该是这样
奥地利发达
匈牙利、波兰比较发达
俄罗斯欠一些发达
问题八: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是属于发达国家吗? 1、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如今的奥地利是一个半总统半议会的代议民主制国家,下含九个联邦州。 奥地利是当今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1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6330美元。其人类发展指数在2011年排世界第19位。同时自1955年以来就是欧盟成员,是OECD的创始国之一。1955年宣布永久中立,1995年签订申根公约,1999年接受欧元。
2、匈牙利经济发达,人均生活水平较高,自东欧剧变后,匈牙利经济高速发展。到2012年,匈牙利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国际汇率计算已经达到1.27万美元,这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匈牙利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万美元。
3、捷克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在东部欧洲国家中,捷克拥有很高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这是欧盟的一员,北约、经合组织欧安组织和欧洲委员会。
4、斯洛伐克早年为农业区,基本无工业。捷克斯洛伐克 *** 执政期间在斯逐步建立了钢铁、石化、机械、食品加工及军事工业,缩小了同捷克在经济上的差距。1989年剧变后,斯根据联邦 *** 提出的“休克疗法”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导致经济大衰退。1993年1月斯独立后,推行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斯洛伐克 *** 不断加强法制建设,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大力吸引外资,逐渐形成以汽车、电子产业为支柱,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市场经济。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滑,2010年实现恢复性增长,2011年起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问题九:希腊和匈牙利哪个国家更发达? 匈牙利是一个具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工业基础较好。匈根据本国国情,研发和生产一些有自己特长的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如计算机、通讯器材、仪器、化工和医药等。匈取各种措施优化投资环境,是中东欧地区人均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自然比较贫乏,主要矿产是铝矾土,其蕴藏量居欧洲第三位。此外有少量褐煤、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等。森林覆盖率约为18%。农业基础较好,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不仅为国内市场提供丰富的食品,而且为国家挣取大量外汇。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等。旅游业比较发达。
匈牙利虽然贫乏,但山河秀美,建筑壮丽和富有特色,这里温泉遍布,气候四季分明,各国游客慕名而来。主要旅游点有布达佩斯、巴拉顿湖、多瑙河湾、马特劳山。坐落在多瑙河畔的首都布达佩斯是欧洲著名的古城,风光无限,有“多瑙河上的明珠”之美誉。欧洲最大的淡水湖巴拉顿湖也是吸引大批游客的一个亮点。另外,匈牙利的葡萄美酒也为这个国家增光添彩,以其历史悠久、酒味醇香闻名于世。匈牙利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其成为旅游大国,成为匈外汇重要来源之一。
1989年以来,匈牙利经历了从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其目标是尽快地与欧洲经济溶为一体。随着政治局势的稳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匈牙利于1996年加入了经济合作发展组织,199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02年欧盟宣布将于2004年接纳匈牙利、波兰、捷克等申请加入的国家为其正式成员。匈现正按照欧盟的法律框架加紧完善其国内法律体系。
九十年代中期,匈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套经济改革,即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私有化和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大力吸引外国投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匈失业率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大幅度降低,外国投资不断涌入,匈很快地走上了以出口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道路,近2000家国营企业在私有化过程中被出售,私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89年的20%增至2000年的80%以上。
19―2000年,匈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了4%。2001年,尽管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放慢,但仍然是中东欧地区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且高于欧盟的平均增长水平。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匈牙利通货膨胀率一直高居不下,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为此,匈中央银行取了严格的货币政策,确保物价的稳定,控制通货膨胀的攀升。2001年,匈中央银行放弃了执行多年的汇率小幅贬值机制,将其上下波动幅度各增加15%,并将原来实行的福林与美元挂钩改为与欧元挂钩。通过各方面的努力,2002年匈通货膨胀率由上年的6.8%降到了5.3%,经济增长率为3.3%,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旅游和建筑业的持续增长以及 *** 取的增加工资、扩大消费需求的财政 *** 政策。2002年,经常账户赤字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4.5%以下。匈货币福林目前已实现了自由兑换。
2002年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将匈牙利 *** 外币债券的信用评级由BBB3提高到A1。匈在中东欧地区竞争力的排名仅次于斯洛文尼亚居第二位。
希腊经济特点
一、中小企业在希腊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希腊共和国国土面积13万平方公里,1100万人口。航运业发达,经济对外依赖度高,在欧盟国家中,希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工业主要有矿、冶金、纺织、造船等。一般认为希腊是欧盟中的经济欠发达国家之一。1994年以来,希腊经济增长明显,特别是近年来,抓住举办2004年奥运会的机会,通过加大奥运投资,扩大内需,加快私有化进程,改革税制,增收节支,促进经济发展,收效明显。2004年,希腊国内生产总值1590亿欧......>>
问题十:欧洲有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请一一列举? 发达国家: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挪威,芬兰,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瑞士,丹麦
中等发达国家:希腊,捷克,奥地利,匈牙利,葡萄牙
欧盟历史探究
1.欧盟发展历史
1.欧盟最初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当时由比利时,法国,原联邦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组成.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后,欧洲共同体就成立了.1994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批准之后,名字改为欧洲联盟.
2.1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
3.希腊于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986年,奥地利瑞典芬兰于1996年相继加入.成员国达到15个.
4.2002年12月,欧盟正式同意接受10国的加入申请.包括马耳他,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匈牙利,波兰,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拉托维亚 ,爱沙尼亚,斯洛伐克.该10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此时成员国达到25个.
5.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正式加入.到目前为止,欧盟成员国为27个.
1.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会晤,12成员国签署了一份条约,承诺在99年1.1日用一种统一的货币即欧元.
2.欧元是15个成员国中的12个国家使用的一种货币单位;这12个成员国如今被称为欧元区国家.(其余3个国家为英国,丹麦,瑞典,至今仍未用欧元)
3.欧元区12国达成协议,在1999年1月1日互相锁定了各自货币的汇率,并且到2002.1.1才真正发行欧元纸币和硬币.
欧元英语为Euro
希望以上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2.欧盟发展历程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首都巴黎签署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又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
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诞生。
1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员国。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3年11月1日,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十个国家加入欧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十国正式签署加入欧盟协议。
2004年5月1日,十个新成员国正式加入欧盟。
2004年10月,欧盟25国首脑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的首部宪法条约,旨在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发展。
2005年,法国和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2007年6月,参加欧盟峰会的27国首脑在布鲁塞尔就替代《欧盟宪法条约》的新条约草案达成协议。
2007年10月18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首脑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就《里斯本条约》的文本内容达成共识。
2009年10月2日,爱尔兰举行的全民公投通过了《里斯本条约》(俗称《欧盟宪法》的简本),清除欧洲一体化最大障碍。
3.欧盟发展历程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首都巴黎签署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又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
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诞生。
1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员国。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3年11月1日,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十个国家加入欧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十国正式签署加入欧盟协议。 2004年5月1日,十个新成员国正式加入欧盟。
2004年10月,欧盟25国首脑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这是欧盟的首部宪法条约,旨在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发展。
2005年,法国和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2007年6月,参加欧盟峰会的27国首脑在布鲁塞尔就替代《欧盟宪法条约》的新条约草案达成协议。 2007年10月18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首脑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就《里斯本条约》的文本内容达成共识。
2009年10月2日,爱尔兰举行的全民公投通过了《里斯本条约》(俗称《欧盟宪法》的简本),清除欧洲一体化最大障碍。
4.详细欧盟的历史欧盟全称欧洲联盟,它的诞生和发展是战后世界上具有深远影响的。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建议同德国建立煤钢共同体。这一建议史称“舒曼”。1951年4月1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署建立欧洲煤钢共同。
欧盟全称欧洲联盟,它的诞生和发展是战后世界上具有深远影响的。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建议同德国建立煤钢共同体。这一建议史称“舒曼”。1951年4月1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署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7月25日条约生效。1957年3月25日,6国***又在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两个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罗马条约》被认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式起步的象征。1965年4月8日,6国在布鲁塞尔签署条约,将上述3个共同体合而为一,统称欧洲共同体,该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1991年12月11日,在马斯特里赫特会议上,欧共体首脑们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确立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目标,1993年11月1日,条约生效,自此,欧共体发展成欧洲联盟。
在半个多世纪中,欧盟5次扩大,成员国从最初的6个,发展到今天的25个。最近一次扩大是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莎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尔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10国被接纳为成员国,这10国多属原苏联东欧势力范围,人们将这次扩充称为欧盟“东扩”。东扩后,欧盟开始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接壤。
5.了解欧盟的历史欧洲联盟[1](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法文名称: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 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和近5亿人口(2007年1月),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欧盟27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
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 *** 。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 “欧洲合众国”。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即舒曼),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57年3月25日,6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1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 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2002年 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国正式签署入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5亿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2003年7月,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与庆典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根据宪法草案:欧盟的盟旗仍为现行的蓝底和12颗黄星图案,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5月9日为“欧洲日 ”。
欧元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6.历史(欧盟方面)法德两家渊源的我认为应该从拿破仑的欧洲战争讲起
首先,拿破仑整备大军向西进发,由于当时德国还处于分裂状态,有许许多多的城邦小国,力量十分薄弱,被拿破仑大军一一征服,将他们组为莱茵联盟,向法国纳供。只剩下半个德国的普鲁士与法军作战。接下来就是著名的“滑铁卢会战”,法军与普英联军作战,由于普军增援部队先到,法军溃败,普军赢回了属于自己的领土。
之后,拿破仑三世认为国力强大,便亲率军队进军普鲁士,普法战争爆发,色当一战,上自皇帝,下至士兵,全当了俘虏。法军战败,历史上著名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被普鲁士占领,这也是“最后一课”的背景,法德世仇加深
之后,一战爆发,德法开战,法军伤亡惨重,最终协约国赢得了胜利,巴黎和会召开,签定〈〈凡尔赛和约〉〉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之后,二战爆发,德军闪击法国,法军溃败,贝当 *** 投降,德国人欢呼着喊:“我们报仇了!”
之后,二战结束,欧洲一片狼籍,繁华的城市已变成废墟,西有美国,东有苏联,欧洲人想走自己的路,于是,法国外长舒曼向德国人伸出友谊之手,提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德国人也想重建家园,多数西欧国家也支持这个建议,于是,西欧国家经济往来加深,约是1952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后来发展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再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欧盟”。
法国外长舒曼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两国的经济贸易与技术合作如此密切,这样的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将是难以想象的。”可见经济在政治领域中的重要性。(唔,终于握手言和了!)
7.历史上从欧共体到欧盟是怎样形成的欧盟最初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当时由比利时,法国,原联邦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组成。
1957年>签订后,欧洲共同体就成立了。1994年的>被批准之后,名字改为欧洲联盟。
2。13年,英国,爱尔兰。
丹麦加入。 3。
希腊于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986年,奥地利瑞典芬兰于1996年相继加入。成员国达到15个。
4。2002年12月,欧盟正式同意接受10国的加入申请。
包括马耳他,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匈牙利,波兰,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拉托维亚 ,爱沙尼亚,斯洛伐克。 该10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
此时成员国达到25个。 5。
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正式加入。到目前为止,欧盟成员国为27个。
1。1991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会晤,12成员国签署了一份条约,承诺在99年1。
1日用一种统一的货币即欧元。 2。
欧元是15个成员国中的12个国家使用的一种货币单位;这12个成员国如今被称为欧元区国家。(其余3个国家为英国,丹麦,瑞典,至今仍未用欧元) 3。
欧元区12国达成协议,在1999年1月1日互相锁定了各自货币的汇率,并且到2002。 1。
1才真正发行欧元纸币和硬币。 欧元英语为Euro 希望以上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
欧盟东扩进程新进入的十个国家是哪些?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又有十三个国家申请加入欧盟,最近已经获得批准的有十个国家,这些国家的申请时间是:
1990年:塞浦路斯、马耳他;
1994年:匈牙利、波兰;
1995年: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保加利亚;
1996年:捷克、斯洛文尼亚。
获得批准的十个国家: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
历史上犹太人对世界有何影响
战前欧洲犹太口合计为 :96800 (人 ) 二 战 时期被犹太人数量: 5710829(人) 自公元70年犹太人被迫流亡世界各地开始,欧洲大陆始终是犹太人散居的主要地域。到1993年,散居欧洲的犹太人口已经发展到0万左右。同时几百年来欧洲犹太人与异族通婚的情况随处可见,民间的融合和宗教文化的媾变,使判定谁是犹太人本身都成了问题。 当时欧洲国家犹太人最多的是波兰,有330万人,其次是苏联,有302万人,罗马尼亚85万人,匈牙利82万人,德国仅有56万人。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均为大约35万人,其他国家如比利时10万人、意大利、保加利亚4.8万人、希腊7.7万人、南斯拉夫7.8万人。 在德国掌权后开始了开始了大规模反犹排犹运动。在这场骇人听闻、惨无人道的民族灭绝大中,不仅仅是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他国家除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都在做着的帮凶,把本国的犹太人关押起来,送给纳粹进行有组织的。有的国家自己还对犹太人进行清洗。如苏联就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逮捕了大批犹太人,这些人大概在50万人以上,几乎没有一个活下来。战争爆发后,苏联借口战争需要,对犹太人进行隔离、迫害,在军队服役的犹太人不是送去做苦役,就是被。罗马尼亚、意大利、斯洛伐克、荷兰、匈牙利、拉脱维亚都把自己国家的犹太人送给德国人进行。二战结束后,欧洲犹太人大约还有200万人左右。 在整个二战期间到底有多少犹太人被杀,至今没有一个准确数字。人们广泛认可的一个数字就是不少于600万人。战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纳粹战犯,起诉书认定纳粹共了570万犹太人。后经以色列和世界各地犹太人组织几十年的努力,1995年可以确认420万犹太死难者的姓名。 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大中,有的国家犹太人几乎全部本。波兰330犹太人有300万人被害,苏联被害在110万人以上。南斯拉夫7800犹太人中,被害达7100人,立陶宛16800人,被害14300人。 战后以色列“大纪念馆”专门建立了一座儿童分馆,大门上用希伯来文和英文写着“纳粹了150万犹太儿童。这都是有名有姓的。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如果德国人不和犹太人斗争,则他们的经济就会处于被状态,根本发展不了!
还有你知不知道,如果没有600万犹太人和一系列反犹太政策!恐怕那时整个欧洲会饿死将近2~5亿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大”对以色列犹太人政治、社会和心理上的影响是明显的。当代以色列社会主要是由开拓者家庭、“大”的幸存者、来自伊斯兰国家的犹太人,以及在以色列出生的新一代等集团所组成。以色列社会中的多数人是从遭到德国纳粹破坏的犹太社团中移居巴勒斯坦的。因此,即使在以色列建国前,巴勒斯坦犹太社团的***及社团本身也不可能忽视“大”。犹太复国主义者把这些社团的成员视力以色列的潜力。对以色列主权国家的建立而言,“大”构成最有力和令人信服的依据。与此相关,该对以色列犹太人的社会和心理亦具有深刻影响。
与建国的关系
“大”与以色列建国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对此.以色列海内外的史学家或其他有关学者有过许多精彩论述。
美国史学家摩西·丹思(Moshe Damn)对“大”与以色列建国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中肯的评述:“在我们自己的年代,‘大’与以色列国的创立是密切相关的,这仅仅是因为发生可怕灾难以后,世界已准备接受一个犹太国家的存在。尽管如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已有600万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成千上万的世俗犹太人也成为悠然自得者。”丹恩认为,对许多人而言,以色列国的建立是赎罪时代近在咫尺的一种迹象。同时,或许基于这种理由,有些人还主张,古代的最高法院(Sanhedrim)应该重建。这一思想并非白塞费德(safed)神秘主义时代才开始受到重视的。犹太人返回圣地也是对这一伟大想象力的刺激。犹太人返问圣地的过程,无论从肉体上还是从精神上讲,都使这一成为犹太人存在的焦点,处于展示何谓犹太历史,以及犹太历史如何发展的核心地位。
与史学家的评论不同,文学或艺术家如艾米尔·法肯海伊姆(Emil Fockenheim)在阐述“大”与以色列建国之间的关系时,用了浪漫主义笔法。他说,仅仅出于以色列国的存在,才使想像不再发生反犹时代的出现成为可能。他对“大”与以色列产生的关系作了如下描述:
《米德拉西》(Midrash)的有关记载称,当埃及人追来时,红海裂开,人们犹豫了,直到阿米拉达夫(Ammirade)的儿子拿奇逊(Nachshom)跳进汹涌的波涛中。当代犹太人渴望拥有拿奇逊的勇气并非偶然,因为他们懂得没有人取行动就没有奇迹出现的真理。当犹太民族并不是以绝望或逃避现实的思想回应纳粹的“大”时,他们本身成了现代的拿奇 逊,又是以建立以色列国未回应。……现代的拿奇逊没有时间等待奇迹的出现。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灭亡,另一个是跳入汹涌的波涛中。但不知道大海是否会裂开,而且,倘若不是如此.他们是否拥有足够的力量游过汹涌澎湃的洪水;倘若需要,孤注一掷也可。
显然,像法肯海伊姆如此具有世界威望的学者把以色列国的创立与“大”之间的联系作了浪漫主义式的描绘,并同时相信,犹太民族认为,在“大”发生后,取建立以色列国的积极行动是顺理成章的。法肯海伊姆义指出,“大”已成为以色列社会街谈巷议的基本内容之一,以色列同存在的条件,犹太人返回圣地的理由,以及以色列国合法性的象征。
美国中东问题专家、政治学教授吉罗姆·斯拉特(Jerom Slater)关于以色列国的建立与“大”之间关系的论述更加明确和肯定.且在指出其密切关系的同时提出了可能诱发的严重问题。他认为.就像本身所发生的那样,纳粹德国的倔起和随之发生的“大”彻底改变了道德方程式,因为它们使以色列国的创立成为紧迫和无可辩驳的,且就当时的形势而论,除巴勒斯坦外,又没有为此类国家创建的其他合适地点。然而,即使如此,巴勒斯坦人仍认为,他们对“大”并无责任,不应汁他们对西方的反犹行径付出代价。英国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允许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时,这件事遇到了阿拉伯人的强烈抵抗,这反过来又引起犹太人的报复。这种暴力活动使英国人和后来的联合国相信,巴勒斯坦不得不予以分治。然而,还有的史学家指出阿拉伯人拒绝这一折衷处理不仅出于他们对其百分之百政治权利的维护,而且是以他们的信念——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也不会满足于或容忍这种折衷处理之举。
有些专家在承认“大”与以色列国建立之间具有如此密切关系的同时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根据设于耶路撤冷的“英雄和烈士纪念机构”主任伊扎克·马伊斯(Yitzak Mais)先生的观点,对“大”的利用,结果使以色列建国合法化,并使犹太复国主义成为“大”后的一种反应和现象。然而,犹太幸存者被吸收的基础来自何方?马伊斯提出警告:存在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危险,因为阿拉伯的宣传家们可以认为,“欧洲抛弃犹太人,而我们则不得不支付帐单。”马伊斯还认为,人们不了解“大”就不可能理解以色列。这是犹太人集体回忆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社会影响
我们从以色列建国过程中个难发现,“大”不仅严重影响以色列犹太人的政治文化,而且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从德国纳粹制造大规模灾难算起已过去50余年了,但它的影响却无所不在,而且其影响是在不同时期以不向形式表现出来的。自己变成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教育本身,警示他人,显然已成为以色列全社会的共识。以色列犹太人一冉提醒在“大”期间保持沉默以及放弃犹太人的人,希望世界维护以色列国的安全。当外国人,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非正式的外宾,到以色列访问时,都会被邀请人参观“烈士和英雄纪念机构”,以此提醒参观者应当承认什么。当然倘若称整个世界都拒绝犹太人,也是错误的,并不是整个世界都曾经反对过犹太人或忽视了他们的痛苦。当犹太人抱成一团在“大”期间呼吁救援时,向他们提供帮助,甚至营救他们的尚有民族、集团和个人。
这类教训同样针对仍然以“流散”形式居住在海外,并相对安全和平静的犹太人,且更多的是针对犹太年轻人的。无疑,这些海外犹太人也关心其亲友在以色列的生活,且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对他们而言,这类教训已成警示的形式:“流散”生活是危险的,不管何种事情,一旦发生,就会再度发生。
这个观点显然是十分坦率的,它希望以色列国成为犹太存在的最后堡垒。因此,它必须坚固、独立,必须拥有并维持强大的军队,保卫它的人民。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斗争似乎已经证明,以色列犹太人以他们自己的军事力量可以战胜任何“敌人”。
“大”历史显然已成为推动以色列犹太人,尤其青年人忆苦思甜、奋发向上的生动教材。
同时,“大”的历史教训和各种也成为犹太人进一步提高“修养”,加强学习《塔木德》的动力之一。欧洲历史上对犹太人的“大”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并推动了以色列和海外犹太人学习《塔木德》。犹太教信徒,尤其正统信徒,自从《塔木德》出现以来,从未中断过对它的钻研,即使在二战期间,或者在“大”期间,依然流传着许许多多有关犹太人学习《塔木德》的感人故事。一般人也许会设想,无论在“大”的腥风血雨年代,还是在以色列建国以后,犹太人学习《塔木德》肯定会中止了。但是,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尔·C·赫尔曼(Samuel C·Herlman)的研究发现,当代犹太人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塔木德》。他说:“现代以色列国诞生以后,人们或许认为,欧洲‘大’的巨变以及犹太人被从阿拉伯土地上大规模驱逐,就是面向全部犹太人开放的学习圈子的最后消失。然而,恰恰相反,被非犹太社会的驱逐反而导致对最高犹太学习圈子的宽容。
可见,犹太人学习《塔木德》的热情显然没有低落,只不过其学习的组织形式有所变化。《塔木德》的学习者分成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职业性的钻研,在经学院(Yeshivas)中,学习者把这种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另一些人则在自由活动时间苦读《塔木德》犹太经文,使自己脱离日常世界,忘却生活中的艰难。
对后者而言,学习是对“流散”生存现实的逃避,也是以友谊代替他人对犹太人的排斥的应对手段。来自整个欧洲大陆、英国、爱尔兰、也门以及美国等地的有关犹太人学习《塔木德》的报道层出不穷。哪里有犹太人,哪里就有他们学习《塔木德》的活动。从犹太人学习《塔木德》“遇惊不辍”的角度分析,可见犹太民族确实是个酷爱书籍的民族。
心理上的不安
“大”对以色列犹太人,尤其对“大”幸存者心理上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纳粹对犹太人进行残酷迫害的阴影一直萦绕在他们心中。
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对国家的危机意识是相当明显的。其表现是以色列公众怀有对新灾难的恐惧。事实上,以色列犹太人不但对当时的形势感到担心,而且对未来前景似乎也表现出不够乐观。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总是提醒“流散”中的犹太人,警惕未来的灾难。这一运动相信,“反犹运动的惟一解决办法是犹太民族国家的建立。”犹太世界观的重要文柱之一是对“流散”的否定;这种观点在建国前就已存在于巴勒斯坦犹太社团的民族教育之中。
无论现实的危机,还是未来的灾难,并不是少数犹太人的想像,而是许多犹太人经常感到忧虑的事情。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学者杰罗姆·斯拉特(Jerome Slater)就持有这种观点。他认为:“许多犹太人及其支持者都担心,即使对犹太神话的部分放弃也会产生令今日以色列国非法的后果。”
的确,以色列许多犹太人,从老人到小孩,似乎经常考虑外来的威胁,往往在恐惧之中生活。1967年“六五”战争之前几周,在以色列出现了一首民歌,其主要内容是:“纳赛尔等着拉宾,啊呀呀;纳赛尔等着拉宾,啊呀呀。他犹如地狱般地等着;快为拉宾拉响警铃,啊呀呀,啊呀呀,啊呀呀!”(1首民歌表现的主题显然是提醒民众,时刻警惕外来“势力”对以色列国的“威胁”。
更坦率地说,“大”对犹太人心理上的影响还反映在他们对阿拉伯邻居的态度上。被当做“犹太人新的敌人”的阿拉伯人还被视为一种威胁,不可能被允许发动“新的‘大”’以及破坏以色列国家。这种情绪也不时地由以色列***的态度中表露出来,如以色列前总理贝京即是如此。美国社会学家阿莫斯·艾龙(Amos Elon)认为,对“大”经久不泯的记忆使“被阿拉伯人消灭”的传言有时甚嚣尘上。令人惊异或怀有敌意的任何虽然并未在一夜间发生,但昔日灾难的影响时至今日尚未消失。“大”给国民的心理,公众生活的主旨和内容,外交行动,政治,教育,文学和艺术造成的创伤,是如此的活灵活现,以致使“阿拉伯人消灭以色列”的威胁往往萦绕在犹太人的心目中,而阿拉伯人似乎并未认识到,“在以色列的兵器库里,此种反射是一种比强大装甲师更有力的武器。”
“大”给以色列犹太人造成的心理创伤十分深重,尤其对部分***,如以色列总理沙龙,更是如此。以色列1982年6月对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入侵和占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受“大”间接影响的结果。事实上在“黎巴嫩战争”以前,以色列并未受到被消灭的威胁,其在当地所处的孤立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且,其军事力量也并非处于被怀疑的地位。然而,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侵略所造成的后果,除黎巴嫩部分领土被占领以外,是近800名平民惨遭杀戮。可见,“大”给以色列部分犹太人带来的心理影响有多么深远。
结 论
“大”是以色列国建立的催化剂。犹太人返回故里,建立国家的情怀虽然早已有之,但在“大”发生后,他们的此种要求更加强烈。今天,“大”已正式成为涉及以色列的政治文化和公民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此相关,“大”对以色列整个社会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犹太人,特别是“大”中的幸存者,总结“大”的教训,教育自己,警示他人,也是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在以色列的历史教科书中已着重写进了关于纳粹残暴行径、自由世界的沉默,以及青年运动的英雄主义等历史现象。这一切以及其他利用“大”开展的活动也都取得了教育年轻一代热爱民族和国家的效果。与此同时,“大”还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学习《塔木德》。
最后,尤需指出的是,“大”对以色列犹太人心理上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许多人,尤其“大”中的幸存者,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大”给犹太人造成的灾难。这一点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警惕的是,直至今日,在以色列尚有个别***,如沙龙等,正在利用公众的这种“担心”心理,推行民族主义政策,侵略黎巴嫩,攻占巴勒斯坦人的领土,迫害无辜平民等。可见,有少数犹太作家把以色列***的这种极端民族主义行径与昔日的德国法西斯相提并论,并不奇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