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专栏观点

全国乒乓球联赛乙级-2021中国乒乓球甲级联赛

乒乓球运动员的级别是如何规定的?

全国乒乓球联赛乙级-2021中国乒乓球甲级联赛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的称号。

(一)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前三名的运动员(个别成绩很差者除外),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二)在国际乒联公布的当年度世界排名表中前十六名的选手;

(三)在国际乒联举办的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凡获得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正式参赛资格的选手;

(二)凡被列入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表前五十名的选手;

(三)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赛中获得任何一个项目前八名的运动员。

(四)在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承认的重大国际比赛上,有世界比赛前十六名队中的四个队(必须有国际乒联和亚乒联公布的优秀选手参加)参加的国际比赛中,获得团体前二名的运动员(申诸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获得单项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

(五)在世界青年运动会、世界大会比赛、世界大学生乒乓球比赛、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得团体冠军(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

(六)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中国乒协杯赛中,获得团体前四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50%,其中获胜次数达到50%);获得单打比赛前十六名,双打前四名的运动员;

(七)在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获得各单项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

(八)在一个年度的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的比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前四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五至八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二,其中获胜场次达到60%);九至十二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二,其中获胜场次达到70%);

(九)在一个年度的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联赛的比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前二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二;其中获胜场次达到80%);

(十)在全国少年比赛总决赛中获得单打前二名的运动员;

(十一)在一年度的正式比赛中,中国乒协将根据参赛运动员的成绩和技术水平,推荐二名运动健将。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中国乒协杯比赛中获得团体前十六名的运动员,获得双打比赛前三十二名,单打比赛前六十四名的运动员;

(二)在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比赛中,获得团体前八名、单打比赛前十六名的运动员;

(三)在全国少年比赛总决赛中,获得团体前六名的运动员,获得单打比赛前十六名的运动员;

(四)在全国业余少年总决赛中,获得团体前三名,获得单打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成年、青年比赛中获团体前六名,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二)在地(市)或相当于省辖市的比赛,以及在各省、市、自治区系统举办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团体赛前三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或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或在关键场次出场比赛为该队获胜作出贡献的),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

(三)在各省、市、自治区举办的少年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八名的运动员。

五、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员称号:

(一)在省辖市、县一级举行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团体赛前三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或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或在关键场次出场比赛为该队获胜作出贡献的),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二)在地(市)或相当于省辖市的少年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八名的运动员。

六、少年级运动员:

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青年锦标赛单项第17—32名,团体第9—16名的出场运动员;

 (二)全国少年锦标赛单项第9—16名,团体第5—8的出场运动员;

 (三)全国少年比赛:

 1.全国少年比赛南方赛区、北方赛区单项第5—8名,团体第4—8的出场运动员;

 2.全国重点单位(学校)比赛单项第5—8名,团体第3—8名的出场运动员;

 3.全国少儿杯赛总决赛 11 岁组单项第4—8名,团体第3—8名的出场运动员;

 4.全国“开拓杯”、“新星杯”、“向阳杯”、“创新杯”、“奥星杯”、“幼苗杯”、“娃娃杯”、“四环杯”少儿乒乓球比赛 11 岁组单项前 8 名,团体前 4 名的出场运动员;

 (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赛:

 1.甲 A 比赛总成绩团体第九至十二名的出场运动员;

 2.甲 B 比赛总成绩团体第四至八名的出场运动员;

 3.甲 C 比赛总成绩团体第三至四名的出场运动员;

 4.甲 D 比赛总成绩团体前 2 名的出场运动员;

 (五)全国会、全国中学生锦标赛(高中组、初中组)单项第九至十六名,团体第四至八名的出场运动员;

 (六)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标赛或冠军赛 13 岁(含)以上组单项第三至六名,团体第三至六名的出场运动员。

  二、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世界青年锦标赛(18岁组)、亚洲青年运动会、亚洲青少年锦标赛(18岁组)单项前4名,团体前3名的出场运动员;

 (二)世界大会、世界大学生锦标赛、世界中学生锦标赛单项前8名,团体前4名的出场运动员;

 (三)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单打第17—64名,双打9—32名,团体第5—16名的出场运动员;

 (四)全国青年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单项第9—16名,团体第4—8名的出场运动员;

 (五)全国少年锦标赛单项第4—8名,团体第2—4名的出场运动员;

 (六)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赛:

 1,团体第5—10名的`出场运动员;

 2,甲A比赛总成绩团体第4—8名的出场运动员;

 3,甲B比赛总成绩团体前3名的出场运动员;

 4,甲C比赛总成绩团体前2名的出场运动员;

 (七)全国少年比赛:

 1.全国少年比赛南方赛区、北方赛区单项前 4 名,团体前3 名的出场运动员;

 2.全国重点单位(学校)比赛单项前 4 名,团体前 2 名的出场运动员;

 3.全国少儿杯赛总决赛 11 岁组单项前 3 名,团体前 2 名的出场运动员;

 (八)全国会、全国中学生锦标赛(高中组、初中组)单项前 8名,团体前 3 名的出场运动员;

 (九)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标赛或冠军赛 13岁(含)以上组单项前 2 名,团体前 2 名的出场运动员。

  三、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的称号:

 (一)参加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青年奥运会的运动员;

 (二)国际乒联公布的当年度世界排名表前16名;

 (三)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单项前3名。

 (四)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单项前3名,团体第一名的出场队员。

  四、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第17至50位;

 (二)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分站赛单项前8名;

 (三)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单项第四至八名,团体第二至四出场队员;

 (四)世界青年锦标赛(18岁组)、亚洲青年运动会、亚洲青少年锦标赛(18岁组)单项前4名,团体前3名的出场运动员;

 (五)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单打前16名,双打前8名,团体前4名的出场运动员;

 (六)全国青年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单项前8名,团体前3名的出场运动员;

 (七)全国少年锦标赛单项前3名,团体第一名的出场运动员;

 (八)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赛:

 1,团体前4名的出场运动员;

 2,甲A比赛总成绩团体前3名的出场运动员;

  五、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员称号:

 (一)市(地、州、盟)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比赛或少年比赛单项前 8 名,团体前 3 名的出场运动员;

 (二)市(地、州、盟)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主办的中学生、小学生比赛单项前 8 名,团体前 3 名的出场运动员。

 注:

 1. 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男子、女子:单打、双打、团体混合:双打

 2. 上述国际和全国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 8 人(对、队)、省级和地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 6 人(对、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 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4. 团体项目的出场证明由中国乒乓球协会或比赛组委会提供。

乒超联赛将开赛,神秘新队伍ITTF世界职业队如何呢

为期9天、分为两个阶段的2020年乒超联赛终于拉开序幕!首日比赛,共迎来了12场巅峰对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郑怡静领衔的世界职业联队与陈梦、孙颖莎率领的深圳大学的对决。对此,不少球迷难以理解,为何没有日乒一姐伊藤美诚的身影?

乒超联赛为何出现了世界职业联队?

2009年,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的蔡振华提出了所谓的“养狼”,简言之就是帮助外协会球员发展壮大。随后,主动派出国乒教练训练外协会球员,邀请外协会球员加入乒超俱乐部等。在经过一系列努力后,蔡振华的“良苦用心”初见成效,外协会球员接连在比赛中击败国乒球员,站上大赛领奖台。

久而久之,“养狼”逐渐被外界诟病,认为是强化对手、弱化自己的,所以为了保护国乒自身利益,乒协出台了应对办法,根据2018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赛报名管理办法》可知,除了中国运动员及华人、华侨可以报名参加甲级、乙级联赛外,其余运动员均没有资格参赛。不过,乒超联赛并没有做出限制。

因此,球迷们可以在乒超联赛的赛场上看到外协会球员的身影。比如,2004年的代表四川队参赛的柳承敏,2018年代表江苏队参赛的奥恰洛夫等。不过本赛季乒超联赛,则别出心裁地加入了由5名外协会球员组成的世界职业联队参加比赛。其主要目的有三点:

一是八一俱乐部的突然解散,为了平衡乒超联赛的赛程安排,加入一支全新的球队未尝不可;二是作为乒乓球大国,乒超联赛代表着世界顶尖水平,这种情况下顺水推舟邀请外协会球员参赛是个不错的选择;三是最重要的一点,邀请外协会参赛能够增加乒超联赛的观赏性,进而吸引更多的球迷观看。

为何不见伊藤美诚的身影?

参加乒超联赛的世界职业联队球员分别为:郑怡静、张安、田志希、杜凯琹及迪亚兹。其中,排名最高的是现世界排名第8的郑怡静。那么,为何现世界排名高居第3的伊藤美诚没有参加比赛呢?

不少球迷认为,乒协有意禁止日乒球员参加比赛,实则不然。因为乒超联赛对所有外协会球员开放,不过出于各方考虑,是否会被邀请决定权还是在乒协手中。至于伊藤美诚为何没有出现在本届乒超联赛的赛场上,无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乒超联赛并未邀请伊藤美诚参加比赛;其二、乒超联赛或许邀请了伊藤美诚参加比赛,但是被后者拒绝。毕竟,此前伊藤美诚就拒绝参加WTT国际乒乓球比赛,想要“闭关修炼”。

部分球迷认为乒协只邀请郑怡静等运动员参赛,而有意忽视日乒球员是一种双标行为。但是想说的是,球员是否参加比赛,决定权并不止在举办方,与球员自身意愿及其所处的协会等因素有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