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专栏观点

米兰欧冠0304-米兰决赛

C罗和梅西有何关系

米兰欧冠0304-米兰决赛

C罗和梅西,这俩家伙应该是当今足坛最有人气当然也是最有实力的,各自的球迷数量可能也是最多的,按照一家的传统习惯,喜欢搞球王之争,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是球王,也不妨争论一番。我们现在要比较的不是人气而是实力,也就是所谓的球技。

先从年龄上说,C罗大梅西差不多两岁半,能把他们放一起比较本身就说明些问题。现在梅西21,还记得两年前21岁时候的C罗吗,那时候大家也都承认他有天赋,他很花哨会踩单车,但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吗,媒体骂他不会传球骂他浪费机会,弗格森也是恨他不成钢,两年前的C罗,大家只记得他和范尼干过架,和鲁尼干过架,嫖过鸡,C罗在球场上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惊艳的表演,你们记得吗?反正我是没印象。

反观梅西,2005世青赛17岁的小孩以一种震惊世界的方式成名,包揽金靴金球,从此一发不可收,夏季的季前赛,还记得那些足坛名宿对18岁梅西的评价吗,马拉多纳就不说了,卡佩罗,贝肯鲍尔当然也包括弗格森哪个不是赞叹又加,接下来的0506赛季,梅西虽然不是绝对的主力,由于伤病的原因上场的时间也不多,但只要上场总是能赢来人们的掌声,你们听到过对他的批评吗,再后来的0607赛季,小罗低迷ETO受伤巴萨内讧,虽然梅西也一度伤病,但复出后的梅西几乎是一个在支撑着巴萨的后半赛季,惊艳的表演太多了,连过五人和对RM的帽子只要是真心爱好足球的,相信很多年后都会清晰的记得,虽然那个赛季最终巴萨未能夺冠,但是梅西使悬念保持到了最后。最后还是来比较下C罗球迷喜欢看到的数据吧,0304赛季18岁的C罗进球5个,0405赛季19岁的C罗进球9个,0506赛季18岁的梅西进球7个,0607赛季19岁的梅西进球15个,至于助攻数据我没去找,我想C罗应该也不会比梅西多,无论如何对比,在同年龄期梅西毫无疑问是更胜一筹的。

可能按同年龄期来对比,C罗球迷会有很多不服气,那好吧,暂且抛弃年龄的因素。

我们来看获得的荣誉吧,虽然荣誉不代表实力,但也可以从侧面来反应下

集体荣誉:C罗两个联赛冠军一个,梅西一个联赛一个,梅西还有世青赛和奥运会冠军,整体上看来是半斤八两。

个人荣誉:C罗欧洲青年金球奖,欧洲银球奖,世界足球先生第三,梅西欧洲青年金球,欧洲铜球奖,世界足球先生第二,看起来也是彼此彼此吧,但如果从另一个侧面还是能看出点问题,0607赛季曼联联赛冠军四强,而巴萨整个赛季一无所获,梅西依然能得到和C罗相当的个人荣誉,说明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吧。

再来看看C罗最为辉煌的0708赛季吧,C罗赛季进球42个,我们承认这确实令人震惊,但你要再看看效率也就那么回事,C罗每场比赛射门基本上占到了全队的一半,也就无怪乎他的进球占到了曼联赛季进球的1/3要多,如果你再看看他都进了什么队的球,那就更不那么令人震惊了,反正我是记不得曼联N次对英超其他三强,对巴萨,还有前两年打米兰,他都进了多少球,呵呵。再者,如果比较球员水平只看进球的话,那近几个赛季谁也比不了托尼,前几个赛季谁也比不了范尼和亨利,那拿大奖也就没齐达内小罗什么事了我们再来看梅西,进球是比C罗少,但他依然是巴萨队内的射手王兼助攻王,除去伤病的原因,梅西的效率各方面表现丝毫不逊色C罗,曼联和巴萨的直接交锋,尽管曼联赢了巴萨,但除了C罗球迷大家都能看得出梅西表现的比C罗好。今年的金球奖和足球先生评选,梅西可能会落后C罗,但这只能说是巴萨输给了曼联,巴萨的内讧拖累的梅西,而绝不是梅西输给了C罗。在曼联双冠C罗进球40+,巴萨低迷得一塌糊涂连西甲第二都保不住的情况下, 梅西依然是C罗金球和先生的有力竞争者,这不能不说是对C罗的巨大讽刺,个人能力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吧。

下面再对二人能力特点进行客观评价

二人能力对比:C罗 梅西

身体 强壮 强壮但身高不足且伤病过多

速度 一流 一流

技术功底 一流 顶尖

过人能力 一流 顶尖

控球盘带 一流 顶尖

传球水平 一般 一流

射门能力 一般但比较均衡 左脚一流但右脚和头球欠缺

领袖气质 一般 一般

浅析:C罗各方面虽然各方面都算不上顶尖但都也都算是一流,非常的均衡,所以C罗在一个适当的球队和合适的战术下能发挥的非常出色,也就是说C罗的表现好坏更依赖于球队的发挥,这也是切尔西夺冠的那两个赛季,曼联水C罗表现得更水的原因(反倒是鲁尼在那两个赛季表现出色)。当然C罗因为技术能力的限制,碰上技术和速度好的防守球员时会很吃力,这也是为什么C罗遇上强队表现不佳的原因,也是他碰上奥多,赞布罗塔会被防的没脾气,只有不停的犯规和摔,真的很无奈。

梅西的很多数据都可以独步足坛,技术上没有明显弱点,并且还在不断提高,尤其传球水平进步明显,但梅西最大的劣势就是伤病过多,如果能克服伤病,那梅西无论放到强队还是弱队,无论是打强队还是弱队,也无论球队整体表现的好还是坏,梅西的表现都不会太差,因为现在还很少有人能限制他的发挥。所以我们听说过C罗哪一场比赛表现的狗屎一样,但我们很少听说梅西哪场比赛发挥不好,我见过梅西表现比较低迷的比赛也就是上赛季对利物浦,那也是他才刚刚伤愈复出。

结论:目前从纯足球的层面来看,梅西显然是胜过C罗的,如果大家对我说的有怀疑,可以再多关注些他们的比赛,也可以把他们的拿来对比。至于以后他们的成就,如果梅西能克服伤病,那自然是要超过C罗的,当然C罗如果一直在一个完美的战术体系里做核心,他的成就胜过梅西也不是没可能的。

经验对一直欧战新军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吗?真的重要

本轮,意甲球队的整体战绩不错,四战三胜一负。不出意外,输掉那唯一一场比赛的,就是那支新军-亚特兰大。其实我对“真蓝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作为一个资深足球经理玩家。当年在cm0304的时候,使用的球队就是seria B的亚特兰大。当年的亚特兰大虽然在意乙,但是帕齐尼、蒙托利沃、奇加里尼、拉扎里一众青年才俊可证明这个球队美好的未来。而后看来这些人也都成为了各个意甲球队的中坚力量。从那时起,意甲第一青训球队的美名不胫而走。

近些年,亚特兰大似乎进入了球队 历史 的巅峰期。无论是战绩、人员构成还是球队运营。在意甲浸*多年后,他们在2016年之后展现出弯道超车的爆发状态:1617赛季排名第四、1718赛季排名第七,1819赛季排名第三,综合成绩甚至超过传统豪门ac米兰、拉齐奥等队。在去年达到第三名之后破天荒的第一次来到了联赛。

尽管现在在意甲他们踢的顺风顺水,但是在的舞台上,他们却算得上是标准的初哥。甚至不如阿斯塔纳、卢多戈雷茨等队的经验。结果呢?和大家预想的一样,首场联赛中,做客克罗地亚的他们就以0比4的大败给传统弱旅萨格勒布迪纳摩队。要知道,这个球队在三年前的比赛中,主场可是曾经0比4的输给过意甲冠军尤文。意甲第三名和意甲冠军的差距会如此之大?恐怕不能仅仅用球队的水平来解释。第二轮和第三轮的表现也没有任何惊喜,主客场的比赛连续败北,无悬念的排名小组末位。

其实他们在联赛中的表现十分优异,上轮在客场对阵拉齐奥的比赛中,曾经打出过3比0的领先,尽管最终被蓝鹰逼平,但是在意甲里的强势可是肉眼可见。在中的折戟,更多是球队的投入不足和整体经验欠缺所致。这种比赛经验,是由多次的比赛所累积。想当年八星尤文重新夺得意甲冠军之后参加的比赛也经常磕磕碰碰,在对阵哥本哈根、奥林匹亚科斯、北西兰、矿工等球队的比赛中也吃过亏。但是在经历过几年沉淀之后,越发稳定。

对于各国的欧战新军,经验是需要逐渐积累,弯路也都是需要自己一步步走的,没有捷径。

(欧洲足球时评-忧郁的黑白)

足球经理的FM系统

Football Manager(以下简称FM)系列作为足球经理游戏界的龙头老大(虽然此界中也没几款作品),当得起“艺术”二字。

年,Kevin Toms在一个名为ZX Spectrum的游戏平台(慢说如今,便是当时也没几人知道的一个平台)上画了一个圈,创造了我们所知的第一款足球经理游戏。1992年,英国人Paul以及Oliver Collyer 两兄弟蹲在他们的卧室里捣鼓出了一款PC平台上的足球经理游戏,Championship Manager(以下简称CM,要特别注意的是,2004年后的CM与本文提及的CM/FM没有任何关联,因为其开发人员、游戏源代码、引擎技术、球员数据等等游戏设计用的都是另外一种理念,04年后的FM就是04年前CM),这便是后来风靡全球的CM/FM系列(下文统称为FM系列)的老祖宗。

1993到现在已然17个年头了,时代在变迁,FM系列也一直在变迁,后人们无缘经历FM曾经的和历史,便只能从字里行间去感受FM的风骨。

扑街的游戏各有各的雷点,成功的游戏各有各的卖点。但是成功的游戏系列,无一不经过沉浮起落,也只有遍尝大红大紫与失败潦倒的滋味,不断向上爬向前摸索,才能铸造出经典。FM系列的17年,也逃不脱这样一个沉浮起落的循环。

大多数系列游戏诸如Tomb Raider、Need For Speed、Call Of Duty等等,其发展都是遵循第一代名声大噪,其后几代良莠不齐偶见精品的生长规律,也就是说,大多数系列游戏都有一个成长期、探索期、成熟期、黄金期的发展过程。

而FM系列却是与此不同,自成一家。

下文将会以此入手,把FM历代划分4个时段,一一细数FM历代的引擎特点与战术理念设计变迁。 FM的孕育期

有点资历的老游戏玩家回忆起1993,一定会想起当时红遍天下的横版Prince Of Persia,或者Sid Meier大师的惊世神作Sid Meier’s Civilization,;有点资历的球迷回忆起1993年,应该会想起巴乔两度加冕世界足球先生,或者马赛在决赛击败米兰陷入贿赂丑闻,也可能会缅怀起那一年过世的英格兰史上第一后卫Bobby Moore。而作为准90后的楼主,1993的时候,还穿着开裆裤,噢不,应该是赤裸着满街跑然后跌个狗……

但不管是玩家,还是球迷,或者楼主,有关1993的记忆里都不会存在FM这个词。

FM系列的前四代,就是在这环境中默默地孕育着。

1993年,Collyer兄弟在伦敦注册了一家名为Sports Interactive(以下简称SI)的公司。 并在原始CM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开发出了当时默默无闻的CM 1993。

这里插播一个趣闻,为什么我们要从CM93而非CM Original开始讲起,盖因CMO用的设计语言是BASIC,其糟糕的平台兼容性以及多如牛毛到令人发指的bug,除了花就是绿的画面,球员全部随机并以号码为名,比赛模拟偶见无厘头计算方式等等问题,据说让Collyer兄弟回忆起往昔时常掩面泪奔。

CM93继承了CMO比赛引擎、球员属性加权计算进行评级等等当时领先整个业界的设计理念的同时,开始第一次引入界面设计、球员真实化、多联赛并行等等设定。虽然仅仅对球员进行了真实化,但是从引入比赛过程中受伤、同步现实联赛赛程、丰富球员转会谈判内容等等措施中都可以察觉到一点端倪,那就是从CM93开始,SI比其他的开发小组更早地确立了她后来赖以统治整个业界的设计思想——真实化。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愿意把CM93作为FM系列起点的根本原因。

从一开始SI就显露出了王的资质,她比同期其他足球经理游戏的开发小组更富想象力,更富市场前瞻力,即使那时的SI只有2个人。我们有理由去臆测这两兄弟是否未来帝,或者章鱼哥(P.S. 章鱼哥也叫Paul)。

SI在93、94两年,陆续推出了3张磁盘作为CM 93的追加磁盘,用于更新游戏中球员数据、联赛赛程、游戏引擎等内容,这也就是后世的补丁。这个想法领先业界起码3年。而那会的大部分游戏开发商甚至都还没有后续服务的概念。后来的FM系列是不管第几代,推出更新补丁这个良好习惯一直被保留了下来,也一直是玩家们所热衷的话题之一。

CM93的时代太过遥远,也因为足球经理游戏在那个年代缺乏关注,其游戏引擎到底如何已经不可考了,但是据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来看,CM93引擎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因为比赛模拟文字描述太过单一,玩家无法从游戏运行过程中寻觅到规律,比赛中可用的战术调整总的来说就是三个——加强进攻、加强防守以及换人,也无法从胜负关系中察觉到除了球员外能影响比赛进程的因素。因而只能说,比赛引擎跟当时另外两款作品(Premier Manager和The Manager)几乎没区别,也就是毫无特点。至于游戏的战术理念,只能叹一句“噢买尬”,只有两个人的SI根本不敢考虑除了比赛模拟之外的其他事情。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CM93都是成功的,她用真实化成功吸引了第一批拥趸去掏钱,然后,后人们应该感谢93年的人们,不要求试玩,不稀罕盗版,没喷子,没五毛,才能让SI赚到俩小钱,去开创FM事业。

Collyer兄弟应该感到庆幸,他们在推出第二代FM——CM 2时刚巧是1995年。如果不是刚刚结束的世界杯抵消了众多买了这款作品的球迷的不满,CM 2一定会扑街。(邪恶臆测:也许CM 2从94跳票到95年也是这原因?)

CM 2比之CM 93几乎就是一个简单的升级包,除了在CM 93的基础上像大部分游戏厂家做的那样使用了新的技术更新了一下画面——然而,你们懂的,FM玩的本来就不是画面,允许并行的联赛数量增加了以及推出多语言版本之外,毫无亮点。至于新加入的语音评论代替文字描述这个功能,拜托了,SI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让游戏的运行和比赛模拟速度降低了一个平方的设计就是一个鸡肋。作为一款续作,CM 2是不成功的,但是作为一款商品,CM 2却是巨成功的。CM 2的开发没有花费多少资金,同时因为推出多语言版本反而让她被全欧洲的球迷所认识。SI挖到了第一桶金,走出了成名的第一步。(小编再次邪恶臆测:也许CM 2的开发初衷就是为了敛财? )

Collyer兄弟翻着账本的时候一定松了一口气,他嘀的终于有奶粉钱招兵买马养FM这个胖娃了。

1996年,CM 96的诞生告诉了我们有钱有人的SI会爆发出怎样一种能量。

刚打开游戏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游戏可能要扑街,因为看起来她跟CM 2几乎一样,这可是两年时间啊,居然没一点变化?

但是当你进入到比赛模拟阶段,你会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因为比赛开始变得不可控制。

这绝对不是反话,足球比赛之所谓为比赛,就是因为他不可控制也不是简单的堆球员。足球比赛是球员技术的较量,但又是教练战术的博弈,同时也是哪边RP更好的比拼,这三者凑到一起,于是就有了那些传世经典的足球比赛。

从CM 96开始,AI(人工智能,比赛引擎属于AI的一部分)的影响开始无处不在,不管是交易球员,还是战术针对性,又或者场上偶见的一些失误,更为难得的是,CM 96对比赛调整功能进行了扩充,而且AI也终于能针对你做出的调整做出反应了。

总的来说,CM 96对AI做出的改动其实不多,只是增强了其对玩家操作的互动以及对联赛规则、球员交易规则真实化。再加上CM96的全名是CM2:96/赛季,所以在那个年代许多不明真相的媒体都认为96就是CM 2的又一个升级包。

但只要是那个年代FM的玩家都知道,同时多年过去了再回首,才发现FM正是从CM 96开始学会行走,一步一步向今天蹒跚而来。

19年对于SI来说,从她发行了CM 开始,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而CM 的叫好叫座(19年英国本土销售冠军)对她耳语:冷静下来,不要激动,全世界的目光即将汇聚到你身上。

跟CM 96一样,刚打开的游戏时,你会再次认为这游戏要悲剧。

一样啊,游戏引擎、游戏画面完全一样啊!

跟CM9 6一样,当你玩过了以后,你会再次被游戏感动得流泪。

与96之间,只有三个变化。

第一,CA\PA(能力与潜能)这个最核心的球员属性,第一次被引入到了FM系列当中;

第二,数据库编辑器这个最牛逼的修改器,第一次被引入到FM系列当中;

第三,全部球星实名制,第一次被引入到FM系列当中。

你还能要求什么?

有读者说,我要求画面和声效!

然而,你懂的,FM玩的本来就不是画面。

然后,更重要的是,CM 93到的游戏画面几乎没有改变过,除了背景贴图,就是贴图背景,这也是那四年的CM饱受诟病的一大弱点,年轻一点的 FMer见了必然会直呼“雅蠛蝶”,故在此按下不表。

至于声效……FM此物有声效的吗?

如果您实在忍受不了低画质低音质,出门左转,PES和FIFA在招手微笑~~

93-98的5年间,SI一步一步创建起了FM系列的一切核心要素,球员真实化,赛程与现实同步,多联赛并行,巨大的可选数据库,数据库编辑器,游戏引擎,CA\PA的设置,比赛战术的模拟。

她出生了,她长大了。然后,她平静的站在帷幔下,阴影里,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听着观众席的欢呼,看着灯光渐渐黯淡下来的舞台,从嘴角抿出一丝微笑,然后,准备粉墨登场。

FM的黄金期

电子游戏从哪一年诞生已经很难查证了,但几乎所有的游戏玩家都不能忘却99年留给自己的美好回忆。那个时代,Tomb Raider艳绝江湖,Counter-Strike雄霸武林,Age of Empires横扫,Star Craft君临天下。

1999对于许多游戏制造商来说,那是许多段的时光,因为win98对DOS的改革为游戏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对于更多的游戏制造商来说,那是他们苦难的岁月,因为他们没钱没技术没创意去紧跟时代的步伐。

当时,所有的媒体和玩家都被更具操作性、画面更加绚丽的游戏蒙蔽了眼睛,在他们眼中没有画面只有枯燥的文字,没有操作只有简单的鼠标点击,没有联动只有一个人枯坐显示器前的游戏,统统都是垃圾。

于是,顺理成章的,刚刚有了一点名气的FM也随之立即成为许多游戏媒体口诛笔伐、明嘲暗讽的对象,甚至直接就可以收录进牛津词典作为“垃圾”一词的另外一种拼法。

1998年的时候SI(其实早在1995年SI与Edios合并成了Edios Interactive,但实际上游戏的设计一直由SI员工进行,故本文一直使用SI)本该趁着CM 的大红大紫推出续作,然后她却无端端沉寂了。于是疯狂的媒体爽了,他们觉得SI就是一只纸老虎,已经被市场的趋向吓坏了,自动自觉退出了竞争。

恩,这是技术游戏的胜利,这是艺术游戏的胜利,这是华丽游戏的胜利!

FM这种枯燥乏味功利保守的杂念,玩蛋去吧!

楼主很喜欢看冠军教父,楼主很喜欢的托尼·唐恩说过,抽别人耳光的感觉一定很爽。

99年3月,SI无声无息推出系列中跨世代的第五作,CM 3。

如果不是光盘包装上醒目的Edios Interactive商标,刚打开CM 3的时候,一定会有许多人以为这跟前几作是不同公司发行完全不同的两款游戏。简直不在一个层次啊!

简约朴素、在未来沿用10年之久的左右侧树形菜单,一改前几作游戏界面的混乱;全新的数据后台处理机制,让游戏运行速度上了两个台阶;可供选择大小的数据库,高达2万5千名的球员、职员数量,直逼前作的3倍;全货币、货币价值真实化,青年队和预备队联赛的引入,联赛、杯赛数量的扩充,联赛并行数量提升到15个,让FM系列在真实化道路上的脚步更加坚实;而FM系列核心元素之一——联机系统也从CM 3开始引入,虽然当时只能允许局域网内联机,但也让玩家们初次享受到互花的快活。

SI得意地笑,这个耳光,抽得你们爽不爽?

喷子们翻翻白眼,好吧,直观表现力上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啊,还不够还不够,这样的CM 3充其量就是个“精品”,“大作”?你才刚上路呢!

Collyer兄弟笑,得意地笑。

你当咱是仙剑二血狮啊?仅仅换个皮就该叫CM2:99/00而不是CM3了!

为了适应操作系统的变化,CM 3彻底抛弃了以往的游戏战术引擎,而改用全新的阵型图以及WB/WOB(有球/无球)跑位设置——也就是后代FM的核心,我们俗称的球员拉线。

通过拉线,选择狂攻、铁桶阵、攻守平衡、稳守反击、控制节奏这五种现代足球战术方式,终于从99年开始成为FM系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与之相应的,后防线站位、多人盯防、传球方式、球队整体节奏等等要素,也醒目的出现在了球队战术板上。

这是FM系列战术理念的第一次进化,甚至可以说,从CM 3开始,FM系列才算有了“战术”这个概念。

而为了搭配战术上的变化,球员能力的概念也很自然要随之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足以颠覆整个足球经理世界。

FM系列诞生之初,对球员能力的描述只有简单的防守、进攻、控球加上守门。此后的续作都有在此基础中增添一些球员属性,但都微不足道。

一直到CM3为止。

从CM 3开始,球员能力才正式被定义为技术精神身体三大类。SI在原来的基础上对球员属性进一步的细化,与各种球队、球员战术设置一一对应,彻底完成了战术设计上的改革。

没错,我们所知的所有球员属性,以及根据这些属性衍生的所谓速度流、技术流或者精神流,都是以CM3作为开端,沿用至今。

这两个根本性的改变,是CM 3取得一切成功的元素,让SI赢得了满堂彩,而这几年间FM系列的大放异彩,与同期其他文字模拟游戏的沉沦相比,SI这个小公司与那些仗着有钱有势有技术的巨头相比,尤为难得。

一款大作,当然要有衬得起他的销量。欧洲游戏年度销售榜上醒目的NO.1,也正式宣告,从这时开始,从这里开始,FM系列即将飞黄腾达。

平步青云摔倒时才最疼,SI似乎也深知这个道理。

CM 3往后的两年里,SI又一次收敛了所有的锋芒,没有盲目推出续作,只是在CM 3原有的基础上,推两款名为新系列游戏(CM 00\01,CM 01\02)实为CM 3的升级包对数据库进行扩充,增加了诸如新闻发布会、记事本、球员对比等一些游戏细节上的内容,以及对游戏进行了优化。

但是这两年的沉寂却不同于98年受到的嘲讽和质疑,CM 3连续3年的红火让所有SI黑退避三舍,而SI不以物喜、冷静默然的表现,仿佛暴雨前的宁静,酝酿着一场席卷全球的飓风。

FM历史上,CM4与CM 03\04实为两款作品,但SI官方一直把这两款作品都称为CM4,所以在本文中把他们合并到一处统一作为CM4同一款产品来写。CM4受众太广,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CM4,超级难写的,若有不妥之处,请指教。

量变能引起质变。95年到99年,是FM系列的第一次量变,然后有了CM 3。00年到03年,SI用三年的时间,积累起了第二次足以引起质变量变。

2003年3月28日,FM诞生十周年,这是一个伟大的年份,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天空一声巨响,FM系列史上最成功的作品,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FMer心中永恒的记忆,CM 4,携带一身王霸之气华丽登场。

从FM系列诞生之初一直到2010年10月的今天位置,CM4都足以堪称最华丽的一笔,楼主吐干了肚子里仅有的一点墨水,除了“牛逼”二字,所有形容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CM4开创了FM系列最黄金的时期,是他让无数追星族认识到主帅对于俱乐部的重要性,他让无数伪球迷从fans进化成supporter、从只看场面的小白进化成偶尔也能侃一两句传中呀的老鸟,他培养一个又一个正太控,他孕育了一个又一个恋妖人癖。他创造了一个同时属于真球迷、伪球迷、不真不伪球迷的世界,让我们疯狂迷恋、并投身其中上演一幕又一幕悲喜剧,让我们在一个无比美好的幻想世界里撒播一层又一层Otto Rehhagel光环,创造一段又一段Guy Roux奇迹。

(关于雷哈格尔与居伊鲁,请自行度娘。)

毫不客气的说,对于0304年的球迷,包括那时候连杯和欧锦赛都听不太清的我自己,CM 4,即为该时代之名!

(鸣谢特邀嘉宾阴沟同学不收一枚屁股币龙套演出!)

直到2010年的今天,你如果问我说“请问CM4对比起前作有什么进化”,我只会回答你:“请问从CM4直到FM2008有什么进化”。

这话虽然有点夸大,但事实就是如此,除了更庞大的数据库、更精美的限制界面,以及添加了一些自定义功能(包括自制皮肤、队徽、头像等),哦最多算上核武器,续作直到FM2008甚至只多了一个3D视角的FM2009与CM4相比,都毫无“进化”二字可言。

从自由度到传球方式到传中落点的拉线,从CM4开始沿用至今;庞大的各种战术选项,从CM4开始沿用至今;从边路进攻到中路突进等等各种战术理念、从速度流到技术流,从CM4开始沿用至今;包括天朝在内的全世界各大洲各大主要国家上百个联赛,从CM4开始沿用至今;PA、CA的重要性已经养妖习惯,从CM4沿用至今;即使进入了10年代,无数FMer依然视之为王道的2D视角,从CM4沿用至今。

……从CM4沿用至今。

……沿用至今。

……至今。

FM系列从05直到即将推出的11,与其说是从CM93演变而来,不如说CM3到CM4的变革才是后续产品赖以生存的根基。

这根基不单指游戏,从CM4开始,第一因为游戏模式的的新颖,第二因为世界足球的蓬勃(感谢完国家然后感谢电视转播的优越),第三则因为多语言甚至包括推出中文版本,让FM系列在全球第一次有了群众基础,有了根基。这其中,就包括当时还蹲在初中每天逃课到煤渣地打滚、课后跑回家继续在电脑上CM4里指挥一串串0和1在绿茵地上打滚的楼主我……

CM4里的0和1吗,你们还好吗?

CM4的玩家们,你们还好吗?

曾记否,JR、土豆的激突猛进,卡卡、C罗的稚气未脱?曾记否,BT442的威力无匹,NB433的横扫千军?曾记否,AI把健康的一比的Buffon丢替补席上,用Vieri当门将的啼笑因缘?曾记否,被狗咬伤的囧迫不堪、从墙上摔伤的天雷滚滚?

曾记否,还没有下片子的习惯,昼夜开着电脑只为CM的轻狂岁月?

今宵别离后,何日君再来。

凌晨三点,喳喳蝉鸣,淡淡茶香。

我坐在电脑前,对着散发微弱光芒的显示器,感觉今天不是10年10月,而是那个第二天逃课也要让Leedz夺冠的夜,那个不属于张狂初现的魔力鸟,不属于黯然离队的万人迷,不属于挥金如土的阿布,只属于我和CM4的03年夏天。

拼抢,欢呼,嘘声,球,人,奖杯。

兴奋,激动,紧张,焦,燥,感动。

欢迎来到足球经理的世界。

曾记否CM4的广告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忠实的写照着每一个FMer。

Don’t lose your head. Sit uprights. Be confident with the players,and the games is coming.

首先冷静,然后坐定,给点自信。你听,开场哨音长鸣。

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许多产品花了一辈子也做不到的事,FM用了十年;从登堂入室到走上神坛,许多公司用了无数代产品也做不了的事,SI用了三代。

CM4如何被称为堪称经营类、竞技类神作已经无需考究了,都认为是神作的游戏,还需要考究吗?

不过如果真要找个原因的话,请看下面一组数据:

首发当日,打破英国本土电脑游戏销售记录(因为有demo);

销售一周,打破英国本如游戏销售记录(请大家相信当年PS2的威力);

销售一月,打破欧盟无年龄限制电脑游戏销售记录(大家别忘了03年的COD、玻璃渣的war craft III,恩,虽然这俩都是有年龄限制的……);

销售半年,打破,呃,这个楼主真Google不到还打破神马记录了……

无论如何,CM4的成功让SI上下全体半夜做梦也会笑醒。这种成功来的如此迅疾,以至于前无古人,往后连SI本身推出的后续作品也不可超越。

SI式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在我印象里可以翻找出无数异常霸气但也推出过扑街作品的系列游戏,但这里面绝不会有SI。

SI值得所有急功近利的企业去学习,因为哪怕CM4如此成功,她始终没有迷失了FM的道路,依然诚诚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着,根据CM93到CM4的得失,从黄金时代缓步走进FM历史中的探索期。

法国足球巨星亨利的曾效力的有哪些球队?曾获得哪些荣誉?

1、法国足球巨星亨利的曾效力过以下球队:

摩纳哥、尤文图斯、阿森纳、巴塞罗那、纽约红牛、国家队

2、曾获得以下荣誉:

2003第六届联合会杯冠军、2000哈桑二世国王杯冠军、2000欧锦赛冠军、1998哈桑二世国王杯冠军、1998世界杯冠军。

扩展资料:

蒂埃里·亨利的早年经历:

蒂埃里·亨利是法属安替列群岛后裔,父亲安东尼来自法属瓜德罗普岛,母亲玛丽瑟来自马提尼克岛。

亨利出生于法国巴黎LesUlis郊区,并在那里长大。

尽管这个社区有时被视作环境很艰苦,但为小亨利提供了很好的足球设施。

7岁时,亨利就表现出非凡的运动潜力,被招入当地的一家足球俱乐部COLesUlis。

尽管还是孩子的亨利并未钟情于足球,他的父亲仍然督促着他参加训练。

随后,在1989年他加入了USPalaiseau俱乐部,但一年之后由于父亲与俱乐部闹翻,亨利又转到了ESViry-Chatillon并待了两年。

而USPalaiseau的教练让-马力则跟着亨利来到了ESViry-Chatillon,并成为了亨利的导师。

13岁那年,亨利在一场独进6球的比赛中被摩纳哥球探注意到。

摩纳哥俱乐部非常渴望得到亨利,但还是要求他完成一个足球学院的课程。

少年亨利随后就被选进了全法国最著名的青少年足球基地克莱枫丹,同一届的小朋友里还有阿内尔卡、加拉、罗滕以及大连实德外援阿兰马苏迪……完成克莱枫丹的课程后,16岁的亨利来到摩纳哥青年队,并遇到了恩师——当时摩纳哥的主帅阿尔塞纳·温格。

在亨利17岁的时候,温格就让他第一次出现在了法甲赛场上。

百度百科-蒂埃里·亨利

足球-介绍下瓦伦西亚的维森特吧!

我也就随便说浅谈欣赏的小维吧.具体资料其实你可以去维森特贴吧看一下.或者网上随便搜索下.因为实在太多了.也更详细...

维森特左路天尊的名号.其实是始于03-04赛季.当时的他.绝对可以说是球队的中流砥柱.瓦伦能在那年夺得双冠王.60%其实是依靠维森特完成的.在一项这样不完全的记录.在瓦伦04-05赛季11月份期间.在缺席维森特近10场的比赛中.瓦伦紧获2胜.其实的输球就包括被国米5:1血洗.已经很显然了.当年没有维森特的瓦伦.左路进攻等于完全处于瘫痪状态...

正是凭借维森特和瓦伦队员的优异表现.瓦伦才有问鼎双冠王的能力.说得更深层点.其实应该说是贝尼特斯的战术释放了维森特的潜能.4-2-3-1.左维森特.右安古洛.完美的搭配.成就完美的表现.闪电般的速度.善于突破加善于射门.当时的维森特可以用恐怖来形容.远超于当时也处于巅峰状态的吉格斯.凭借着俱乐部优异的表现.顺理成章的也就顺利的进入了国家队大名单.签约adidas...

我只能说天妒英才吧.也就是在最巅峰的时候.伤病缠上了他.如果说04-05.05-06赛季只是个开始.那么06-07赛季无疑是灾难性的.联赛基本上少有上场的机会.原因很明确-伤病.这也就是维森特“玻璃人”外号的由来.过多的伤病无疑是阻碍一个天才最大的一个屏障.原本有幸跻身巨星行列的他.也就是因为过多的伤病和过多的缺席.让他逐渐远离了球场.也远离了状态.07-08赛季.基本上是养伤去了.这也就给了席尔瓦更多表现的机会...

其实席尔瓦取代维森特的位置.应该说是06-07赛季那2个经典的进球吧.2个进球让世人认识了席尔瓦.而遗忘了维森特.而这正选的21号艾马尔继承人.也没有让瓦伦球迷失望.在左路与比利亚的配合.可谓堪称完美.当赛季进球数丝毫不逊色与前锋球员.完美的控球技术.和清秀的外形.也让他一步步走上正规.而维森特.也就一步步退下火线.随后被新球迷们所遗忘.现在记得的.只有比利亚与席尔瓦.华金与马塔...

其实席尔瓦继承维森特.并不能称之为取代.因为2人的风格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席尔瓦控球技术和组织能力更强.完全是艾马尔的一个翻版.而维森特则是属于那种高速突破.快速传球.或者内切扰乱对方防线的那种边路球员.完全是为防守反击而生的边锋.在贝尼特斯防反的战术体系下.也就有了他更多的表现机会.而席尔瓦.则是属于那种更适合打阵地战.玩短传渗透的边路.西班牙的打发.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复制了瓦伦的边路体系.现在席尔瓦能顶替维森特.只能说是小维受伤所致.就像现在.席尔瓦因为脚伤休战3个月之久.马塔也就顺其自然的顶替掉了席尔瓦的空缺.新赛季已经有4球斩获.说他是另一个席尔瓦的翻版.又有何不可呢?

至于其他的.我对维森特记忆最深的.就是他的那招剪刀腿.当然大罗也玩过.只不过前者体型比后者更完美.玩起来自然也就更好看.这也是小维的标志性动作吧.高速推进.一个踩单车加左右内脚摆球.在高速的情况下.确实是个难度不小的动作.具体的就不说了.楼主可以去youtube或者维森特的贴吧看看.应该都有不少的.或者去56看看.小维吧的吧主14传的.呵呵.有空可以去看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